黃建育╱綜合報導
6萬1800餘名英國、澳洲、美國以及荷蘭戰俘,被日軍逼迫而開闢由泰國西部穿越北碧府至緬甸東部之運補鐵路,大家因電影《桂河大橋》而印象深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數約20萬至30萬(確實數字不得而知)的亞洲裔勞工構築這一條「死亡鐵路」的血淚史卻少有人知。
《紐約時報》16日報導,1940年代這一批由中國人、馬來人、泰米爾人、緬甸人以及印尼人組成的勞工,當時是在曼谷西北90公里的北碧市打造連接泰國與緬甸的鐵路。由於工作環境差、營養不良,加上非人道的待遇,死亡者難以計數,而死去的人,屍體就往亂葬崗一丟。
北碧當地的78歲婦人烏娜記憶猶新。她到今天連當地產的水果都不敢吃,因為這些水果就種植在亂葬崗上。
曾在馬來西亞經營農場男子沙西達蘭還記得,他父親是120名前往打造鐵路的泰米爾人之一。最後,只剩下47人。
當時的日軍由於已征服東南亞,因此想繼續往印度推進。但從曼谷往緬甸行船需要3200公里,鐵路只需要500公里。因此,鐵路的貫通乃勢在必行。
至今仍存活的少數勞工說,日軍曾向他們表示,鐵路是一大「光榮」計畫,可以解放印度免於英國統治。這些勞工有的是有支薪的,有的則是在日軍的強迫下勞動。
戰後,英國在馬來亞的殖民政府曾共發放150萬美元給曾參與鐵路建造工作,而不幸死去的馬來人之遺族。馬來西亞政府後來在1967年也跟日本政府談判,取得數百萬美元之賠償金。
報導質疑說,迄今尚不清楚的是,何以對於當年這些在鐵路上賣命的勞工,我們所知的這麼少。
日本的官方記載顯示,日軍從馬來亞徵召了8萬5000多名勞工,其中有近3萬3000人死亡。但是,馬來西亞的教科書裡從來不提這些。而政府也從不費心去找尋死亡的勞工之遺體。泰國歷史學教授瓦拉武說:「這就是我們被稱為未開發國家、第三世界的原因。政府根本不關心它的人民。」
也有些人把矛頭指向英國。在二次大戰前後,英國作為緬甸、馬來西亞的殖民政府,但是被批評在這方面所付出的不夠多。
至於泰國政府,由於泰國本身與日本簽有條約,允許日軍運用泰國做為轉進的基地,以交換泰國主權之完整,所以泰國並未派其本國人充當興建鐵路的勞工。因此,泰國樂得能省一事即省一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