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全球樂土萬那杜 不為錢操煩

快樂的秘密萬那杜民眾樂天知命,幾個小朋友有顆足球,就在草地上玩得不亦樂乎。
(美聯社)

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曾被選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柯迪最近實地走訪這個與世隔絕的群島,想了解當地人快樂的秘密。他問住在梅托馬島的皮耶:「快樂的秘訣是什麼?」皮耶回答:「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記者說同樣問題問英國人,答案大概一樣。唯一差別是,皮耶根本不需要錢,而英國人的定義卻是要賺得夠多,才不必怕沒錢。

BBC記者發現,小島生活似乎不如外人想像的那麼愜意,當地人卻樂天知命。以住在梅托馬島的皮耶一家人為例,他們的食物悉數來自島上或周圍水域:日常所需的椰子、馬鈴薯、木薯種在島上,海裡盡是隨手可得的魚鮮。如果吃膩了魚,他們偶爾還可以拿島上群居的狐蝠打打牙祭。

最北部的梅托馬島沒有電、自來水、收音機或電視機,當地人以茅草屋為家,聯外交通工具是小船,賺錢的機會很少。

皮耶一家人因為食物唾手可得而得以享受悠哉游哉的日子。如果因為賣掉飼養的牛隻而稍有進帳,他們會買肥皂粉與點燈用的煤油。如果沒有額外收入,他們也可以用島上的傳統方法解決:壓碎枝條後製成肥皂與椰子油,取代煤油。一些仍然堪用的物品甚至會隨著潮水沖上岸;他們會將船上的浮筒切半後製成碗碟,將魚網稍加整理後成為吊床。

除了不為錢操煩,另一個快樂的原因是,皮耶的家人全部陪在他身邊,而且相互尊重。孩子們欣然接受他的一切要求,並不是出於強迫,而是因為他們想要取得他的歡心。

快樂能否衡量人言言殊,然而無疑的,梅托馬島乃至於萬那杜全國均具備令人快樂的要件,家庭關係鞏固與物質欲望幾近於零是兩大支柱。越簡單的事物越能夠使人快樂。


【2008/06/02 聯合報】

受夠垃圾 義垃圾難民瑞士尋庇護

一對住在那不勒斯「死亡三角」的義大利夫婦,因為擔心黑手黨在當地違法傾倒數千公噸有毒廢棄物有害健康,已向瑞士申請庇護。

席迪亞向法新社提及這項環境庇護所申請:「我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尋求離開,我生存的本能迫使我行動。」

「義大利政府並未保護我的健康權利,在這個地區,人們因為數公噸違法傾倒在此二十多年的化學與有毒廢棄物罹癌垂死。」

席迪亞與妻子茱莉亞住在奇米蒂勒鎮,就位在英國醫療期刊「刺胳針」稱為「死亡三角」的中心地區。「刺胳針」二○○四年報導,此地癌症與畸形比率,顯著高於那不勒斯坎佩尼亞其他地區。

根據環保組織,這塊區域包括諾拉、馬利格里亞諾、阿瑟拉等城鎮,位於義大利一些最佳農地的中心,這塊區域從一九八○年代以來,就被卡默拉黑手黨用作秘密傾倒數千噸工業廢棄物之地。

黑手黨把持此地的垃圾掩埋場,最近他們反對新建焚化爐,居民焚燒街上堆積如山的垃圾,引發那不勒斯垃圾危機。

三十四歲、在金融業任職的席迪亞說:「這塊區域以農業為主,沒有工廠,但因污染相關癌症死亡的比率卻高於全國平均,在這裡的人不是因為心臟病或意外死亡,而是死於腫瘤。」

席迪亞說,他第一次向講義大利文的瑞士蒂西諾州遞出申請時遭到拒絕,「因為他們說,沒有正式污染證明,而且義大利是個有法治的國家」。席迪亞沒有放棄,以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目擊者的陳述與媒體報導提出上訴。

【2008/05/28 歐洲日報】

荷鼓勵警員 研讀可蘭經

荷蘭警方發言人二十六日說,首都阿姆斯特丹警察局以補助購書費一半的方式,鼓勵全體警員研讀可蘭經,以加強對伊斯蘭的瞭解。

荷蘭警方發言人范德蘭說,可蘭經新譯本剛剛在荷蘭上市,警方鼓勵執勤員警抽空讀一讀,還有一本穆罕默德傳記,也值得一讀。他說:「這兩本書可加強警員對伊斯蘭可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瞭解。警察總長決定補助書價的一半,鼓勵警員購買閱讀這兩本書。」

荷蘭少數族群融入社會問題爭論日益激烈,尤其是電影導演梵谷於二○○四年遭一名激進回教徒刺死之後。

可蘭經新譯本和伊朗作家卡德.阿布都拉的穆罕默德傳記《訊息》,上個月在荷蘭出版後,引起廣大迴響。

本月荷蘭漫畫家葛戈理.奈克蕭特被控企圖以漫畫挑起宗教和種族仇恨,遭警方逮捕。檢方說,他的八幅漫畫「逾越言論自由」,該受到譴責,警方已下令從他的網站移除。

一名穆斯林教長在二○○五年就已對奈克蕭特的漫畫提告,警方本月才將他逮捕偵訊,並搜索他在阿姆斯特丹住宅。警方稍後釋放他。

極右派國會議員維爾德斯製作了一部短片,記錄紐約和馬德里遭受恐怖攻擊的殘酷景象,中間穿插可蘭經文,激起回教世界的憤怒。

【2008/05/27 歐洲日報】

哈佛研究:華裔第二代 成就勝白人

哈佛大學與紐約市立大學做的一項10年研究發現,紐約地區移民的成年子女快速進入主流社會,教育程度和收入都比他們的父母好得多,華裔第二代甚至比土生土長的同年齡美國白人好。

但該報告也指出,多明尼加裔持續面臨的貧窮和學業成績較差,以及對來自加勒比海地區非裔的歧視,阻礙他們向社會上層移動。

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華裔、多明尼加裔、俄國猶太裔,以及來自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移民。研究人員訪問該地區土生土長白人、非裔和波多黎各人作比較。研究結果詳述於本月出版的「城市傳承:移民子女時代的來臨」 (Inheriting the City: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Come of Age)。

該研究指出,華裔和俄裔第二代成人的高中和大學教育程度比例,比在美國出生的同年齡白人高,收入和他們一樣多。研究報告的作者群表示,難以解釋「華裔年輕人的學業成就和收入最高的原因,因為他們父母的社會地位通常較低。」

但該書指出,華裔有相當團結緊密的社群,「富有和貧窮的華裔有高度社會關係網。」

【2008/05/19 世界日報】

北極油礦豐 俄想偷偷併吞

英國每日電訊報18日報導,俄羅斯已派遣數艘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區,可能意圖「非法」兼併一塊範圍遼闊的北極海域,以確保對於該地區所蘊藏大約100億噸天然氣及原油資源的勘採權。

目前在該地區作業的俄國破冰船可能多達8艘,數量遠多於英國與美國,作業時間長達數月,鑿開的北極覆冰層厚約2.5公尺。英美兩國的破冰船均非核動力。

俄國染指北極區的野心已促使加拿大增加北極海床勘繪作業的經費,由原來的台幣12億倍增至台幣24億。加拿大另計畫在雷索路特灣成立一座陸軍的嚴寒天候訓練中心,在巴芬島北隅闢建一座深水港,並成立一支負責巡邏西北航道的艦隊。

除非聯合國有能力調解,俄國與西方國家隨時可能因此陷入新冷戰。英國影子國防大臣福克斯表示:「5個相關國家中的4個國家是北約會員國,然而北約似乎無法有效因應俄國的一舉一動。我們必須設法確保北約具有阻止俄國違反國際法或條約的意志及能力。」

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的艾亞爾表示,這項爭執可能延續數年。他說:「(俄國前總統)普亭意欲傳達的訊息是,俄國已經不再受限於已故俄國前總統葉爾欽生前半醉或被迫屈服各國時所簽署的協定。這項爭執不只攸關是否可能確有其事的油藏,更重要的是海上航線的控制權。俄國的舉動可能導致它首次與美國爆發嚴重的海域主權爭執。」

導致北極局勢突趨緊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俄國最近再度恢復冷戰時代的演習,密集出動飛機飛越北極區,模擬攻擊「敵人」的基地與船隻。

【2008/05/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