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請正視我國弱勢語言

中國時報 2008.04.05 
黃文雄

     雖然被嫌過遲,一九九三年,聯合國終於通過了一項「瀕危語言計畫」,並發表了「瀕危語言紅皮書」。十餘年來,拯救瀕臨消失危險的語言已經蔚為國際潮流,例如我們的鄰居日本這個語言沙文主義極濃的國家,就隨即於九五年設立了「國際瀕危語言資訊交換中心」。

     聯合國這番舉措何以被認為遲來?因為其理據早已是一項語言學的常識,亦即從語言學觀點而言,語言沒有原始文明之分,方言與非方言也無高下優劣之別。每種語言都是一個社群認識與思考世界、表達自我與相互溝通之長期發展的結晶。所謂高下優劣,都是在政經與文化支配的過程中被建構出來的。例如被認為「高尚」的法語,本來源自「粗俗」(vulgar)拉丁語。又例如,也有理論物理學家發現,她們在研究的最前線所必須創新的思考方式,反而遠於西方語文而近於某些所謂原始語言。因此,語言的消失同時也是人類文化「基因」庫的損耗,而全球各地的許多語言卻不是已經消失,就是正以兩周一語的速度消失中。在這個國際背景裡,台灣的諸弱勢語言究竟是處於何種狀態?

     語言學家對語言的瀕危程度一般分為五級:可能瀕危(強勢語言的重壓下,下一代的說話人已經開始減少);瀕危(下一代已經很少人甚至沒人在學了,能說的流利的年輕人已是青年);嚴重瀕危(最年輕的流利說話人已有五十歲);彌留(只剩屈指可數的少數說話人);滅亡(已經沒人說它)。據此以觀,不需要去看已有的語言使用田野調查,讀者也不難判斷諸原住民語言、客語、以及福佬話的瀕危程度。

     在這種狀況和趨勢下,教育部五年前開始要求增授原住民、客語與福佬語(國小擇一必修,每周一節;中學選修)只能說是遲來而又微薄的努力。其微薄之程度可與英國之對待威爾斯語比較而得知。所有語言裡大概沒有比英語更「帝國主義」的了,可是根據《經濟學人》幾年前的報導,在其語言法下,英國的威爾斯地區有四四八家小學和五十四家中學幾乎全部或完全以威爾斯語教學,而且這些都是家長樂於送孩子就學的好學校。公共機構與公共服務也是雙語的。即使是威爾斯語使用者稀少的地方,法院也必須提供完整的雙語服務。公務人員當然必須接受威爾斯語之訓練與檢定;政府支持的媒體之工作人員也一樣。

     如果以此為準,我國教育部首先受譴責的應該是做的太少、太遲,然後才是該部咎由自取的某些粗糙做法。可是,我們從○三年以來看到的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的是攀緣小辮子而上的無限上綱,不論是沿著大中華沙文主義或功利主義的方向,其冷嘲熱罵已經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例如用羅馬字來標記福佬話。如果要拯救它,當然要盡量存真道地。「世界大同」固然不妨用漢字書寫;但福佬話裡的「少許」如果寫成「淡薄仔」,你要孩子怎麼硬記其正確的音義?因此,理應用標音的羅馬字。可是卻有大學教授日前在某報著文說,這是消滅中文這個偉大的表意文字及其所承載之文化的大陰謀!回頭來想,如果全用漢字,會不會又有人譏笑「淡薄仔」是不倫不類的「漢經濱」?

     聽說二次政黨輪替已經打破了省籍魔咒。真的嗎?至少在看待語言的文明態度以及對語言人權的了解上,顯然並非如此。苦學我國諸弱勢語言的馬英九先生,想不想站出來講幾句話? (作者為人權工作者)

挪威歌劇院 嗆雪梨閃邊去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奧斯陸十三日電】

位於奧斯陸峽灣旁的挪威國家歌劇院12日正式開幕,這是挪威七個世紀來最大的文化建築,不僅一圓當地樂迷100多年的夢,也展現出挪威身為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實力。

挪威國王和皇后、丹麥皇后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等約1,350位各國政要和貴賓,12日齊聚挪威國家歌劇院,欣賞兩個半小時的開幕表演。挪威國王哈拉爾在致詞時表示,歌劇院位於奧斯陸峽灣的最深處,為極具紀念價值的新地標,未來此地將滿溢音樂、舞蹈和歌聲。

 挪威國家歌劇院總監畢昂(Bjorn Siemens)更是意氣風發地說:「 雪梨歌劇院閃到一邊去吧!」

這棟新劇院花五年時間完成,造價高達42億克羅諾(8.4億美元)。光是劇院內部擺設的藝術品,價值就高達6,000萬克羅諾。由於歌劇院就在奧斯陸峽灣旁,因此整棟建築物看起來彷彿從水中緩緩升起。

歌劇院的屋頂用3.6萬塊高級義大利大理石舖成斜坡,參觀者可以走上屋頂,俯瞰整座城市和峽灣。劇院占地3.85 萬平方公尺,內部有1,000個廳,號稱是挪威700年來最大的文化建築物。

挪威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國、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近40年來光是靠出口天然資源就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油元更讓該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擴增到1.97兆克羅諾(3,920億美元),在全球規模僅次於阿布達比投資局。去年挪威經濟成長率為1971年來最快。

早在1890年代,就有人提議在奧斯陸打造國家級的歌劇院,但直到1999年挪威國會才同意,而條件是,如果新歌劇院能建造在市區東邊人跡罕至的濱水區,就能以都市更新計畫的名義提撥經費。而此區也從原來只有汙染專家才會造訪的地方。

目前歌劇院周遭看起來還像是個建築工地,被貨櫃、鐵軌和馬路團團圍住。奧斯陸當局從2000年開始重新開發此區,濱海的土地從2003年開始銷售,整個更新計畫預定2018年完成。

奧斯陸市區計畫和建築物服務部門發言人表示,歌劇院目前是整個開發案的中心,未來必定是奧斯陸最熱門的觀光景點。

【2008/04/14 經濟日報】

汽車拚環保 美國車廠輸慘慘

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大眾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富比世/Brian Wingfield】

Honda。富比世/提供
要做到環保可能並不容易,但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已別無選擇。除了受困於不斷下降的銷售額以及利潤上過度依賴非常耗油的卡車和 SUV(運動型多功能車)外,他們如今還面臨著一項新的法令,即要求在2020年之前使美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提高40%。

如果想在與國外對手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他們還有大量艱鉅的工作要做。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福斯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照片集

為了評選出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我們對在2007年美國所有新車銷量中佔了95%的8家企業進行了分析。以美國環境保護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的資料為基礎,我們的排名考慮了每個製造商2007車型年汽車的全系列產品「實際」燃油經濟性,以及每個製造商符合環保署低碳和尾氣排放「SmartWay」標準的汽車百分比。

表現最突出的製造商擁有高效能的產品系列,當然還有支撐其環保型汽車的技術。Honda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以上獲得了環保署「SmartWay」認證標誌。Honda、豐田和現代起亞的實際平均燃油經濟性都接近了每加侖23英哩。就連2007年沒有在美國推出一款全新混合動力電動或替代燃料型汽車的大眾也憑藉其產品系列的整體效能打敗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

我們的排名反映了底特律對混合燃料汽車的巨大投資,這種汽車可用由汽油和乙醇或其他生物燃料組成的混合燃料作動力。去年,通用汽車在美國售出了58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其中還不包括重型卡車。Ward's Auto 的銷量資料顯示,這約佔通用汽車2007年總銷量的15%。福特277,000輛混合燃料汽車的銷量佔其2007年總銷量的11%。克萊斯勒2007年售出了近14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該公司於2007年8月正式從德國戴姆勒公司 (Daimler AG) 剝離。

問題是,這還不夠。混合燃料汽車只有使用替代燃料才能夠實現環保,而整個美國大約只有1,200家加油站提供 E85 汽油/乙醇混合型燃料。與之相比,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正在美國大量銷售其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去年,豐田在美國銷售了181,221輛普銳斯 (Prius) 混合動力汽車。2007年,美國消費者購買了近36,000輛Honda混合動力汽車。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國內汽車製造商未參與到這場革新中來,去年福特在美國銷售了25,000多部混合動力汽車,他們只是沒有像外國同行那樣專注於這一領域。

儘管步伐有點緩慢,但是他們正逐漸變得更加環保。通用汽車計畫在2008年年底前推出8款混合動力汽車,而去年只推出了5款。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都將推出混合動力運動型多功能車。福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試圖透過與公用事業公司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合作來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也正在努力促成一項議案,該議案將建立一個基於市場的體系來限製二氧化碳污染。所有這3家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加入了美國氣候行動夥伴 (U.S.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 組織,這是一個由希望這樣一種「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 製度能夠得以強製實施的工業與環保團體組成的聯盟。

聽起來奇怪嗎?一點也不。最受歡迎的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議案由 Sens. Joe Lieberman、I-Conn. 和 John Warner (R-Va.) 提出,目前正在評估中,該議案若能透過,2050年之前將為汽車業提供多達2500億美元資金,用於激勵開發「先進技術」汽車。

毫無疑問,所有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將會把目光投向上月公佈的新「X-Prize」上,該獎項為能夠設計出100英哩/加侖的汽車並將其推出市場的汽車製造商提供1000萬美元獎勵。截至目前,已經有60個團隊參與到了這項競賽中,其中包括 Tesla Motors 和 Motive Industries。無論是來自美國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型製造商都已經報名參與了這項競賽。

或許他們應該這樣做。美國環保協會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主席 Fred Krupp 表示:「我認為當 CAFÉ(燃料經濟性標準)計畫結束時,那些決定對遵從 CAFÉ 無動於衷的汽車製造商將會被市場淘汰。」

全球最環保汽車公司
排名
公司
簡介
1
Honda
(圖)
「實際」燃油經濟性:22.9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52%
2
「實際」燃油經濟性:22.8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1%
3
「實際」燃油經濟性:22.7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5%
4
「實際」燃油經濟性:21.4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9%
5
「實際」燃油經濟性:20.6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29%
資料來源:富比世,製表:許惠雯

原文:Forbes.com The Greenest Automakers

【2008-04-04 富比世】

新領導人的蜜月期?別想了

辛巴威在上週六舉行大選,要選出新的總統與議會,雖然反對黨已經宣稱自己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受夠了的人民也開始走上街頭準備慶祝,但是三天過去了,執政黨卻遲遲不肯公布投票結果。
一千萬可以買什麼?

要看你在哪個國家。如果你在非洲的辛巴威,兩個月前,可以買一條麵包,現在,兩卷衛生紙,明天,沒有人敢講。一年前的今天,辛巴威的官方通貨膨脹率是兩千多趴,實際上,約一萬趴,現在,十萬趴。每兩個禮拜,物價平均就會翻一倍。

不只是幣值的前景沒人能說準,就連誰來領導國家,在這篇文章截稿的時候,老百姓的心情仍然懸在空中。辛巴威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大選,要選出新的總統與議會,雖然反對黨已經宣稱自己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原本部分受夠了的人民也準備走上街頭慶祝,但是,一星期過去了,執政黨不僅遲遲不肯公布投票結果,而且居然派警察到反對黨的黨部抓人,同時禁止CNN等國際媒體入境採訪。

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會怎樣發展,假如在位已經三十年、給辛巴威人民帶來苦日子的穆加比輸掉政權,反對黨的Morgan Tsvangirai假如沒有被暗殺或逮捕並贏得大選,不難想像,他所接下的將是全世界最爛的攤子。高興?蜜月期?想也別想。老百姓如今眼睛瞪得大大的,都在等著看新任的領導人,能拿出什麼辦法。

從美洲、歐洲到亞洲,山雨欲來的金融情勢,在許多民主國家形成了一股特殊的政治氛圍:沒在經濟上讓老百姓滿意,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選票懲罰,例如最近的馬來西亞;新的領導人就算贏得選舉,但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讓人民放心,也照樣很難看。在亞洲,南韓總理李明博、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都在上任沒多久,聲望立刻急速往下墜;在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就任以來,幾乎成了金融消防隊長,抨擊聲四起;接下來不管誰贏得美國總統大位,大概也很難有幾天好日子,勢必得馬上捲起袖子解決經濟上的難題。

橫躺在各國領袖面前的難題很多。首先,是糧食。當全球糧食價格不斷飆漲,無論是出口國或進口國,該如何因應?歐洲的俄羅斯、烏克蘭,中亞的哈薩克,東南亞的印尼、泰國、柬埔寨,南美洲的阿根廷與巴西,都分別在過去一個月來,針對不同農產品採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但是,這種限制出口的作法,不僅可能惡化全球農糧市場的供給均衡,也在這些國家內造成資源的扭曲,讓糧食問題雪上加霜。沒搞好,鐵定出事。

拿阿根廷來說,剛上任沒多久的克莉絲提娜•費南德茲,如今就陷入五年來最大的政治風暴之中。幾個月來,全球農糧價格不斷往上飆,費南德茲卻強勢地持續她老公、前任總統耐斯脫•庫次那的政策,硬是維持現有的高出口關稅與限額。這一來,數以萬計因出口競爭力大幅滑落而憤怒的農民,二十天來每天走上街頭抗議,一車車的柳丁、玉米灑在道路上,阻絕交通,癱瘓城市,就是要逼政府趕快解決問題。

其次,是隨著油價與糧食價格高漲而帶來的通膨威脅。除了辛巴威這種超通膨的國家,其他國家儘管目前為止的數據看起來還算溫和,但沒有人敢說,假如接下來的情況沒有改善,全球會陷入什麼樣的風暴之中。中國的通膨已經創下十二年新高,歐盟區寫下十六年記錄,冰島上週緊急創紀錄地一口氣升息五碼,都在預告著未來幾個月,大家都得戰戰兢兢。同樣的,無助的老百姓都在看著政府,有什麼明確的答案。

對亞洲許多外銷導向的經濟來說,還有一個難題:美元。今年以來節節敗退的美元,使得日本、中國、台灣等國家,全都面臨了貨幣升不升值的困境。升,怕外銷產業受不了;不升,從油價到進口糧食,全都會續漲不停。疲弱無力的美元,已經讓各國的外匯存底損失不少,一年來用外匯存底到處投資、很風光的主權基金,帳面上也很難看,去年十一月投資花旗的阿布達比,現在已經賠了二十五億美元,新加坡淡馬錫入股美林,也眼睜睜看著資產隨著美元貶值而縮水六億以上。接下來呢?

老百姓都在焦慮地等答案。想當官的,別想奢望蜜月期。

 ◎本文轉載自 沈雲驄的財經部落格

【2008-04-06 聯合新聞網】

穆斯林面紗 挑戰容忍極限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

在英國,愈來愈多穆斯林婦女帶小孩上學和出門辦事時,從頭到腳用飄垂的黑色長袍蓋住,只露出一條細縫可以看到眼睛。某個周日午後的倫敦海德公園,在玩直排輪及打羽球的民眾之間,全身穿著黑衣的女穆斯林成群坐在厚如綠毛氈的草坪上休息。

她們的外貌,十分怪異,已經讓其他英國人感到不舒服,正在考驗英國人的容忍底線,並激起對穆斯林在英國生活中扮演何種角色的爭論。許多戴面紗的女性說,她們成了被凌虐的目標。同時,立法限制頭戴遮住整張臉、只露出眼睛的穆斯林面紗niqab的力道正在增強。

相關例子過去一年來不勝枚舉,一位頭戴niqab面紗的女律師,被移民法官告知不得代表當事人,因為法官說他聽不見這位女律師在說什麼。

一位頭戴niqab的女教師被學校解職。一名被禁戴niqab的女學生為此打官司,結果敗訴。有所因應的英國教育當局,正提議所有學校禁止穿戴niqab。

工黨領袖之一史卓,去年斥責穿戴niqab到選區服務處找他的女性。(前)首相布萊爾曾以「隔離的標記」形容niqab面紗。

「標準晚報」專欄作家大衛•賽克斯東最近寫道,niqab構成公然侮辱,英國人一直「太客氣」了。

「伊斯蘭教義說,男人都很粗野,當他們出現在任何穿著比較正常的女人面前時,妳不能信任他們會循規蹈矩;而任何女性只要穿比較少就不得體。」賽克斯東寫道:「這是惡意的謾罵羞辱,活生生否定我們所有的自由。」

雖然穿戴niqab面紗的女性過去幾年有所增加,但英國200萬穆斯林中,只有極少部分女性完全把自己全身遮蓋住;但確切人數不明。

某些穿戴niqab面紗者,尤其是最近才開始戴的年輕女性,勉強承認niqab是認同伊斯蘭身分的明確表白,她們從2001年9月11日以後開始對此熱烈認同,當作對布萊爾政府的伊拉克及國內政策的一種反抗方式。

「對我來說,這不僅是衣物,而是信仰的行動,休戚相關。」在倫敦一家電視公司規劃節目表的24歲女性如此表示。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她只願透露自己的姓氏是阿夏克。她說:「911事件讓年輕穆斯林警覺到必須有所行動。」

有時候她遭受粗暴的批評。在街上,她通常會回嗆。「幾周前,有位女士說:『我覺得妳看來很瞎。』我說:『妳竟敢四處教人怎麼穿衣服,』然後我就走開了。有時候我覺得必須有所回應。伊斯蘭教確實教人必須捍衛自己的宗教信仰。」

自從南亞人在1960年代大量來到英國迄今,有一小群婦女一直穿戴niqab面紗,她們通常年紀較大,沒受過教育。

更多穆斯林婦女穿戴稱為hijab的頭巾,包住全部或部分頭髮。不像法國、土耳其與突尼西亞,當地公立學校的學生和公務員不得包住頭髮。在英國,穆斯林婦女可以戴頭巾;現階段niqab面紗幾乎在所有地方都能戴。

但容忍正慢慢耗蝕, 連有些戴niqab面紗的婦女,像24歲的教師法提瑪•瑪亞塔,便同意niqab應該有其限度。

她說:「把臉蓋住,要怎麼教課?」她坐在英國北邊布萊克本鎮的住家起居室內,身邊有杯茶;她把niqab面紗小心翼翼收起來,因為她在住家範圍內。

Niqab對她而言,攸關身分。「假如我以西方風格穿著打扮,我可能是印度人,也可能是任何地方的人。」她說:「這種方式讓我對身為穆斯林女性感到自在。」 (取材自紐時週報)

【2007-07-02 聯合報】

穆斯林女子的武器:文字

【聯合報/蔡繼光譯】

阿拉伯裔美國作家莫雅•卡夫筆下,穆斯林女子和西方婦女之間有尖銳、有趣、質樸的鴻溝。有時,她只下個題就勾勒出這個隔閡,如她那首描寫奉行祈禱儀式的詩作《我奶奶在西爾斯盥洗室洗臉盆裡洗腳》。

偶爾,她用了數行文字,如在詩作《頭巾二景》裡,全文如下:「『你們嚴格限制婦女穿這種衣服,』她說著,歪斜地蹬著高跟鞋,穿著褲襪,度過另一個粉領族臨時秘書的日子。」

有時候,是整整一本書,特別是她去年出版的小說《披著橘紅色頭巾的女孩》,一個以印地安納州為背景的成長故事。卡夫女士在那裡度過她大部分的童年。小說把卡夫女士變成美國穆斯林女性的偶像,特別是年輕穆斯林女子的偶像,奮力使她們的信仰與經常對這個信仰懷有敵意的國家和解。

「身為住在美國的穆斯林,這本書每一頁所寫的生活點滴,你總是碰得上。」卡夫女士在舊金山阿拉伯文化社區中心朗讀作品後,31歲的廣播學教授狄娜•伊布拉希姆說。

例如,雙親俱為埃及裔的伊布拉希姆女士,最近在一間家庭用品店內,親身體驗了力圖向店員解釋想在自家盥洗室安裝一條水管的焦慮。在阿拉伯世界,隨處都有水管,因為用水管淨身被認為遠比用手紙衛生。

現年39歲,在阿肯色大學擔任比較文學教授的卡夫女士相信,穆斯林美國文學作品日增,已達到足以自成一類的分量。

這些書籍喚起被視為「異類」的榮辱混雜感受,書中角色始終在同化或維持好穆斯林習慣這兩者之間角力。卡夫女士在史丹福大學文學課上告訴學生:「伊斯蘭讓你成為不同的種族。我無法用少數族裔身分寫作,因為我的角色不吃豬肉,卻使用香。」

卡夫女士1971年未滿四歲時從敘利亞大馬士革移居美國。和她一樣 ,許多穆斯林移民的小孩發現自己被困在懷有敵意的校園和對文化習慣漠不關心的父母之間。

柏克萊加大21歲的醫學院預科學生蘇珊•夏哈在課堂上當助教,使用卡夫女士的詩集《來自謝赫拉查德的電子郵件》當教材。夏哈說:「發現這麼一位和我用相同語言與思維的詩人,實在令人振奮。」

卡夫女士相信,強調阿拉伯世界舊傳統的作法,扭曲了伊斯蘭開放精神。她發現穆斯林兄弟會詮釋伊斯蘭教義過於狹隘,她稱之為反殖民政治運動,精神層次尚不足涵蓋伊斯蘭教義的全面。

她的聽眾說,卡夫女士本身就是他們努力的象徵,她不但尊重自己的信仰,也能善用身為美國公民所享有的言論自由等優勢,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去探索。

伊布拉希姆女士說:「有人能用比較輕鬆的態度面對身為美國穆斯林的問題,實在令人振奮。我們難道只能談戰爭,只能談為何我們的信仰如此遭到誤解?那都老掉牙啦。」(取材自紐時週報)

【2007-06-03 聯合報】

摘頭巾 穆斯林少女遭父殺害

據梵諦岡發佈的消息,伊斯蘭教已經超越天主教,成為全球信徒人口最多的宗教信仰。對照現今西方社會普遍對伊斯蘭教信徒投以異樣眼光,因文化迥異而觸發的族群矛盾層出不窮,這個訊息格外引人注意。
據梵諦岡發佈的消息,伊斯蘭教已經超越天主教,成為全球信徒人口最多的宗教信仰。對照現今西方社會普遍對伊斯蘭教信徒投以異樣眼光,因文化迥異而觸發的族群矛盾層出不窮,這個訊息格外引人注意。去年的耶誕節前,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警方接獲一通報案電話,一位聲音沮喪的男子說他的女兒遭到殺害。大批員警趕赴現場,看到一名年僅16歲的妙齡少女陳屍自宅,一名神情呆滯的男子自稱是她的父親,而他承認自己就是兇手。

這是個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家庭,他們信奉伊斯蘭教,也就是所謂的穆斯林。經過警方調查,這名少女與父親的關係緊張,曾經離家出走多次,導火線則是穆斯林的女性頭巾。

該名少女正值花樣年華,在移居加拿大、接觸了西方社會文化之後,開始對穆斯林女性配戴頭巾產生質疑。她每天必須戴著頭巾到學校上課,難免會引起同學們異樣的眼光。當看到其他女孩子都能夠盡情展現自我,令她非常羨慕,因而渴望自己也能和一般人一樣。

據媒體報導這名少女的朋友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心掙扎,她終於鼓起勇氣,瞞著父母開始大膽的嘗試。在家中,她還是個順從禮教的穆斯林,每天出門上學時仍配戴著頭巾,但是到了學校,她就把頭巾摘除,並且換上另一套衣服,和一般的女孩子沒有兩樣。

雖然每天只有短暫的時間能夠真正做自己,她喜歡這種解除束縛的感覺,也喜歡無拘無束地融入同齡群體。然而,好景不常,女孩的父親發現了她的秘密。在傳統的穆斯林家庭眼中,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摘除頭巾就是背叛了自己對伊斯蘭教的認同。

於是,各種抗爭在家中不斷上演。去年12月的那一天,女孩又與父親發生激烈爭執,父親在暴怒之下殺害了自己的女兒。不過,這位父親究竟是因一時失去理智失手鑄成大錯,還是因為女孩觸犯穆斯林的禁忌而慘遭行刑,以重建家族名譽,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這個案件震驚了全加拿大,因為它不僅僅是個家庭悲劇,也是社會悲劇。加拿大人對此一案件的感受是複雜的,一方面對遇害的穆斯林少女寄予無限同情與哀悼,因為她只是希望外表能和其他人一樣,讓自己更容易融入西方社會。

但另一方面,同時也加深了加拿大人對穆斯林的宗教文化的疑慮,甚至聯想起恐怖份子的激進手段,懷疑這種激烈的手法是宗教信仰使然,更擔心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極端激進主義已悄悄在加國國內散播。

穆斯林面對西方文化衝擊會產生認同危機,西方社會要敞開心胸迎接穆斯林也是一大挑戰。這個案件的發生,正值加拿大國內因穆斯林湧入而浮現種族歧視爭議。自從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穆斯林在美國飽受異樣眼光,加拿大成為他們的首選移民地點,文化衝突的因子慢慢孳生。

隨著穆斯林移民人數急遽增加,他們應否融入主流文化的爭議終於在加國引爆。穆斯林婦女所戴的頭巾遮住臉部,能否參與選舉投票?穆斯林在加國就業,尤其是若在政府機構任職,是否可以穿著傳統服飾?在大學校園,是否應該為穆斯林設立專用的場所,以方便他們進行宗教儀式?涉及人體素描的必修藝術課程,穆斯林能否迴避?這種種因宗教文化差異而衍生的問題,都引起熱烈討論,也引發激烈爭辯。

在排外性最強的魁北克,對於穆斯林的反應最為強烈。有民眾坦言看到周遭出現穿著傳統服飾的穆斯林很不舒服,也有人在聽證會中公開質疑穆斯林無意融入主流文化,甚至憂慮伊斯蘭教在魁北克生根,會威脅當地天主教及基督教的獨尊地位。911事件增添了人們對穆斯林的疑懼,政治人物則趁勢利用這種疑懼拉攏選民圖利自己,更使得此類議題不斷升溫,而從宗教文化議題演變為政治議題。

穆斯林少女之死,讓東西宗教文化撞擊下的矛盾,血淋淋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大家驚覺,在一向以多元文化為傲的加拿大,和諧的表象原來是如此脆弱。這個案件發生的時間,恰巧正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歐巴馬開始展露頭角之際。歐巴馬一再強調的包容開放,在美國獲得廣泛迴響,此刻亦讓加拿大人心有戚戚焉。只是隨著選戰日趨激烈,歐巴馬如今也深陷種族爭議泥沼,族群矛盾果真是一個糾結難解的魔咒,更是最易操弄的政治話題。

【2008-04-04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