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澳洲原住民 整世代曾被「偷走」

 
【聯合報╱編譯樂慧生╱綜合13日外電報導】
 
澳洲國會13日通過歷史性議案,為原住民過去承受的委屈與苦難正式向原住民道歉,全境原住民無不深受感動與安慰。
 
總理陸克文代表宣讀議案部分內容,表示要藉正式道歉除去「澳州國族靈魂上的一大汙點」,為澳洲沉重的種族關係史揭開新頁。陸克文道歉透過電視轉播,原住民聚集在學校、公園和社區觀看,無不表示歡迎。不過也有人提出存在已久的受害人數以億計的國賠問題。
 
陸克文在國會宣讀議案內容,他說:「歷任國會與政府推行的法律與政策,為我們這些同胞帶來深沉的憂傷、痛苦與損失。」
 
此案針對的道歉對象,是澳洲實施同化政策時期,強行自其父母身邊帶走,轉交給白人寄養家庭或社福機構帶大的原住民,亦即所謂「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當時的構想是藉著與白人通婚,讓純種原住民自然消失。
 
因為應不應該道歉而起的爭論,在澳州已持續多年,去年11月敗選下台的保守黨政府執政10年期間始終抗拒道歉。
 
 
【2008-02-14/聯合報】

 

15萬加國原住民兒童 被迫離開父母
【歐洲日報綜合報導】
加拿大政府拖了幾十年,終於重新面對一段不光榮的歷史,決定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全國各地舉行公聽會,揭露印第安原住民兒童遭虐待的史實。
路透報導,在187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一百年間,大約15萬印第安原住民兒童被迫離開父母,送到遙遠的寄宿學校,甚至遭到性侵害。
各種教會打著政府的名號經營這些學校,有些學校環境很差。依照當時紀錄,一些學校有高達半數學童死於肺炎。
原住民學童在學校裡被稱為「豬」或「狗」。學童若使用自己的母語就會挨揍,並被教導,除非改信基督教,否則會下地獄。
許多父母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兒女,這些兒女中如今仍在世者,則經常以吸食毒品和酗酒來忘掉痛苦。
原住民領袖稱這種做法是「加拿大史上最可恥、傷害最大和種族歧視最嚴重的行為」。
在纏訟多年後,加拿大政府2006年5月和9萬名仍在世的受害人達成19億加幣的和解案。其中一項條件是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存在期限為5年,自6月起在各地舉行公聽會。
【2008-06-03/歐洲日報】
原住民受迫害 加國總理道歉
【中央社/多倫敦十日美聯電】
加拿大總理哈柏11日公開向加國的印第安人道歉,這些原住民數十年前被帶離家庭,強迫進入公立基督教學校讀書,藉此剝奪他們的原住民文化。
從19世紀起至1970年代,加國政府強迫超過15萬名原住民兒童進入公立基督教學校讀書,目的是要消除他們的原住民文化與母語,整合進入加國社會。
澳洲今年2月也曾向原住民提出類似的道歉。當時澳洲總理陸克文在國會正式向所謂「消失的世代」道歉;所謂消失的世代,是指澳洲政府根據同化政策,強迫成千上萬的原住民在孩提時代即離開家庭,這項政策自1910年持續至1970年。
加拿大總理哈柏在國會發表演說正式道歉,最少250名當年強迫入學的原住民學生將受邀接受道歉。
原住民領袖說,這對加國100多萬原住民而言是個重要的時刻。8萬多名當年遭強迫入學的學生目前還活著。
哈柏在正式道歉的前一天告訴議員:「加拿大原住民為了聽到加拿大國會的道歉,已經等了好久。」他說:「許多人民的心裡對這件事接受程度不同,但我希望我們能展開療傷與和解的過程。」
當年遭強迫入學的學生卡查吉也出席聆聽哈柏的道歉演說。他說,他被迫離開父母時才4歲,自1944年起他在三間所謂的住宿學校中度過12年的光陰,期間屢次遭到身體上的虐待與性侵害。
印第安事務部長史特拉爾說,這將是對大規模文化毀滅、身體創傷與性侵害等問題的一項可敬而誠懇的承認,這些問題的影響一直及於今日的世代。
卡查吉提到政府數十年的政策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摧毀印第安人。他們毆打我,把我丟進熱水桶中,我承受嚴重的飢餓折磨,他們拿腐敗的食物給我吃,用各種髒話罵我。」卡查吉說,後來他曾經酗酒,婚姻與孩子也出現問題,都是源自當年受到的傷害。
【2008-06-13/歐洲日報】

 

聯合國通過原住民宣言 美國反對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十三日電】

聯合國大會13日表決通過爭論20多年的「原住民權利宣言」,為保護世界3億7千萬多原住民的權利確立國際標準,包括要求各國保護原住民的人權、土地與資源。

聯大以143票贊成,4票反對、11票棄權通這項宣言,但只具道德說服力,無法律約束力。

投反對票的四國為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這四國境內有相當數量原住民,反對此宣言顯得諷刺;美加澳紐稱,宣言內容與他們本國憲法或國內法牴觸,礙難支持。

「原住民權利宣言」涉及原住民集體和個人權利各領域,包括自決、自治、文化與身分、健康、教育、就業、語言、土地、領土和自然資源等,確保原住民不受歧視。

聯合國為「原住民權利宣言」爭論20多年。1982年,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成立「原住民問題工作組」,為保護原住民權利訂定基本標準;去年6月「原住民權利宣言」首獲人權理事會通過,隨即交聯大表決。

美國代表海根表示,宣言存在缺陷,有很多矛盾及適用性問題,實施時難成國際共同標準,美國因此投反對票。

澳洲常駐聯合國代表希爾稱,澳洲不同意宣言中涉及的原住民自決權,但澳洲支持、鼓勵原住民全面且自由參與民主決策,此宣言損害一個民主國家領土和政治完整。

加拿大代表麥克尼說,宣言第19條規定,一國在未獲原住民同意下,不得對原住民的司法或行政問題採取行動。此與加拿大議會體制矛盾。

「原住民權利宣言」第28條規定:原住民有權要求補償被沒收、奪走、占有的領土與資源,補償辦法包括歸還原物,或給予公正、合理和公平賠償。紐西蘭常駐聯合國大使班克斯表示,紐國反對這一點。

聯大主席阿勒哈利法表示,宣言獲得通過,顯示聯大在確立國際標準發揮重要作用;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說,此宣言是全世界原住民一大勝利,各國應立即行動,將原住民權利納入國際人權事業。

【2007-09-15/聯合報】

原民與文明》漢人除了該道歉 更應學習

【陳美霞╱成大公衛所教授(台南市)】

前幾天,正當馬英九代表過去的執政黨向二二八事件受難的家屬道歉認錯時,我在想,包括兩黨候選人在內,又有誰要向為長期受到強勢族群制度性傷害的原住民道歉呢?

日前聯合報以頭版新聞報導泰雅族青年拉互依探討家鄉司馬庫斯部落的碩士論文口試,口試不僅在他的部落舉辦,口試提問者還包括從小看他成長的耆老,族人也休工一天旁聽。我被拉互依的研究所啟發:他的研究展現出原住民世代相傳、累積、淬煉出來的豐富智慧,以原住民與自然萬物共存共榮的寬廣的生態觀,以及互助共用的土地共有制最為突出。這樣的智慧是漢人主流社會遠遠不及的!

但是,為什麼台灣社會不曾謙虛的學習原住民祖先的智慧?台灣漢人主流社會一般對原住民的理解是:原住民在社會、經濟地位及健康狀態均處於明顯弱勢;另外,他們多有酗酒的問題。但是,他們卻不理解,原住民的弱勢困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歷史建構下的產物。台灣原住民近代史是一部被外來強勢民族—荷蘭、西班牙或日本殖民者,甚至漢人—以武力、土地與勞動力掠奪的殖民血淚史。而原住民的低落社經地位也就在被殖民的歷史過程中被建構出來。原住民較差的健康也是長久處於社經弱勢的歷史發展結果。

許多研究顯現,原住民並非本來就是愛大量喝酒的民族,是在酒被商品化、被大量銷售到部落,再加上原住民傳統部落社會在資本主義的強力衝擊下,造成他們被迫流離遷徙、謀生存,在這過程中,他們遭遇種種挫折,必須借助酒來安定舒緩他們的無助感,因此飲酒相關的問題也就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形成。

主流社會不但造成原住民的困境與挫折,加上無法以歷史深度理解其弱勢困境,缺乏對原住民歷史傷痕的反省,就容易以汙名、歧視對待原住民。

筆者剛從澳洲國立大學短期研究返台,在澳洲期間,有幸躬逢澳洲原住民運動歷史性的一刻:二月十三日,澳洲政府以總理為代表,為過去慘無人道的原住民政策造成的深重苦難與剝削,正式向原住民道歉。筆者與研究合作夥伴到澳洲首府坎培拉新國會大廈前的大草坪,與數千位澳洲人民共同注視、聆聽大螢幕上陸克文總理宣讀他的道歉稿。筆者特別被澳洲社會對原住民歷史傷痕的深刻反省所感動,只有在深刻反省後,澳洲人民才能向「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的原住民學習。

我不禁要問自己忝為其中一份子的漢人主流社會:我們有沒有可能學習澳洲社會,對原住民過去的歷史傷痕做深刻反省與道歉,並進一步向原住民學習?

【2008-03-04/聯合報】

喀什米爾 印度、巴基斯坦爭端根源

【聯合報╱國際中心╱林沿瑜】

印度911 巴國虔誠軍2首腦主使

11月26日深夜,十多名恐怖分子攻擊印度第一商業大城孟買的火車站和著名飯店等多個目標,整座城市頓時風聲鶴唳。雖然印度突擊隊在3天後平息了這場「印度的911事件」,不過根據印度官方統計,此事件已經賠上183條人命(包括至少22名外國人)。印度內政部長奇丹巴拉姆5日更坦承,攻擊事件暴露出印度在安全上的缺失。

攻擊事件雖暫時落幕,後續效應卻持續發酵。印度當局4日調查出2名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首領幕後主使孟買恐攻案,並向巴國施壓,要求交出涉案的20名恐怖分子。

巴國在事件發生之後壓低姿態,表示願派軍事情報局局長巴夏至印度協助調查。不過巴基斯坦總統札達里拒絕印度交人的要求,他說,他會詳查所有證據,目前有的只是一些名字,既無證據也未做任何調查;而即使證據確鑿,巴國也會在自己的土地上依法審判這些人。

札達里還說,印度宣稱攻擊案唯一生擒的槍手來自巴基斯坦,但「我們尚未接獲他是巴基斯坦人的確切證據,我很懷疑他是巴基斯坦人。我認為,這些槍手是橫行此區犯案、不屬於任何國家的行為人,巴基斯坦無從負責」。

印巴兩國同為擁有核子武器國家,巴基斯坦且為美國對抗阿富汗恐怖分子的重要盟邦,為了避免印巴兩國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美國國務卿賴斯3日飛抵印度首都新德里、4日再轉往巴基斯坦,試圖緩解雙方緊張關係。

喀什米爾是避暑勝地。
記者周立芸╱攝影

喀什米爾 印巴爭端根源

印巴兩國衝突由來已久,兩國於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已經爆發過3次大規模的戰爭,恐怖攻擊對印度更早非新鮮事。而兩國衝突的主要源頭,即是位於印度北方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喀什米爾領土爭議。

印度古稱天竺,早期由數百個王朝割治,12世紀起受外族統治,其間曾遭穆斯林占領,因而引進伊斯蘭教。1857年,印度半島淪為英國殖民地。

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印度還分為直接受英國統治的「英屬印度」和由英國監督、印度王公保有領地的「土邦印度」。而有鑑於印度境內同時有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現實,英國於是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也種下了兩教派間互不相容的種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加以各殖民地獨立自主的呼聲不斷響起,英國遂准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領導印度獨立運動的甘地也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只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脫離印度之初,又分為西巴基斯坦(現在的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但西巴和東巴相距2000多公里,語言、種族不同,政、經利益又被西巴掌控,造成東巴日後亟欲尋求獨立。

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讓信奉印度教占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所有,信奉伊斯蘭教占多數的地區劃歸巴基斯坦,但對喀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土邦自行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

喀什米爾當時即是印度境內最大土邦,境內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故大多數人自願歸入巴基斯坦,但喀什米爾的土邦王公、政府高級官員、警察、軍人多為印度教徒,卻願意歸入印度,主權爭議於是產生。

印巴敵對 爆發三次大戰

1947年10月,喀什米爾王公宣布,該地區將歸屬印度,並已經和印度簽署了正式合併協議。印度軍隊隨後進入喀什米爾地區,與受巴基斯坦支援的穆斯林武裝分子展開激戰,即第一次印巴戰爭。1948、1949年,聯合國先後通過喀什米爾停火和公民投票的決議,喀什米爾於是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但印度對喀什米爾舉行公民投票的決議置之不理。

1965年8月初,喀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激烈交火,隨後巴基斯坦正規部隊在8月14日也捲入衝突,引爆了第二次印巴戰爭。一直到9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一致要求印巴雙方停火,戰火才因此平息。

印巴前二次大戰都導因於喀什米爾的領土爭議,第三次大戰則是印度利用西巴基斯坦與東巴基斯坦之間的矛盾,出兵支援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共和國」。

儘管印度在三次印巴大戰中都占了上風,占領更多喀什米爾領土,但仍改變不了喀什米爾的穆斯林反抗印度的意志,於是屢屢透過恐怖攻擊向印度政府表達抗議,原本風光明媚的喀什米爾於是成了南亞地區的火藥庫。

【2008-12-06/聯合報】

分離主義者:喀什米爾地位 應等同科索沃

【俄新網/新德里2月21日電】

喀什米爾分離主義分子認為,國際社會應當提議就印度扎姆省和喀什米爾省地位問題舉行談判,因為這兩個地區與科索沃相似。

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解放陣線分離主義組織主席在聲明中說:「喀什米爾人民再也無法忍耐,國際社會應當加快未來喀什米爾政治未來的談判進程,因為聯合國安理會在喀什米爾問題上有現成的類似決議。」

達爾認為,塞爾維亞和印度利用相同的論據證明來科索沃和喀什米爾分別是它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領土。

達爾表示:「現實是喀什米爾獨立是惟一可以接受的選擇。」

查謨•喀什米爾邦的居民大多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在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後,根據當時在這裡掌權的王公哈里•辛格(Maharaja Hari Singh)的決定加入印度。

這導致巴基斯坦對喀什米爾地區的不安和干涉。巴基斯坦直到目前為止還肯定西部和北部領土屬於自己。

1948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聲明,要求巴基斯坦軍隊必須撤離查謨•喀什米爾邦,並在那裡舉行民族自決。

(文章來源:俄新網 分離主義者:克什米爾的地位應與科索沃等同)

【2008-02-22/俄新網】

歷史淵源》喀什米爾 南亞的火藥庫

【聯合報╱國際中心╱林沿瑜】

英強迫畫界 四國搶地無寧日

1947年,英國勢力雖退出印度半島,卻留下了喀什米爾的領土爭議,導致印度和巴基斯坦日後衝突。

其實,除此之外,英國在殖民印度期間,還畫設「杜蘭線」,造成了日後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領土爭議,以及「麥克馬洪線」,埋下中國和印度領土爭執的種子。

 

杜蘭線

19世紀,英國在南亞的勢力不斷向北擴張,到了1893年,阿富汗在英屬印度外務代表杜蘭的壓力下,被迫簽訂「杜蘭協定」,同意其中所畫定的印阿邊界,亦即所謂的「杜蘭線」。當時阿富汗答應「杜蘭線」東南廣大的普什圖族生活範圍交由英國管轄,英國則承諾於100 年後將土地歸還阿富汗。

不過到了1947年,英國勢力退出南亞,當初畫歸英屬印度的土地已成為巴基斯坦的領土,如今究竟應該歸還阿富汗,或由巴基斯坦接收成為雙方各執一詞的難解習題。

另外,印度東北方與中國西藏接壤之處,也在1914年3月由英國政府代表麥克馬洪爵士畫定了一條「麥克馬洪線」,讓英國勢力大大向中國西藏推進了9萬多平方公里。

麥克馬洪線

「麥克馬洪線」畫定時,西藏雖仍為中國領土,但實際上已經擺脫中國政府的控制。至於當初西藏當局為何同意畫定「麥克馬洪線」出現了幾種不同說法。一說指麥克馬洪當時承諾提供西藏5,000支槍和50萬發子彈作為交換;另一說則是西藏在無知的情況下簽了畫地協約。

英國勢力退出後,印度當局趁中國尚未全面控制西藏之際派兵進駐。1962年,中國發動「中印邊界反擊戰爭」取得勝利,不過在西藏獨立人士持續抗爭以及印度持續派兵駐守下,中國並未實際控制該地。

喀什米爾 曾媲美歐洲的瑞士

喀什米爾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的源頭,被世人稱為「南亞的火藥庫」。或許很難想像,西元7世紀的喀什米爾其實是佛學鼎盛的佛教勝地、風景秀麗的世外桃源,玄奘即曾花兩年的時間在此研習佛法。只是,隨著佛教逐漸式微,喀什米爾也不再平靜。  

喀什米爾古稱「迦濕彌羅」,為喜馬拉雅山麓之古國,即我國漢朝時所稱之罽賓,建國於西元前2400年左右。阿育王(西元前304年∼前232年)即位後,因篤信佛教,建立無數佛塔,奠定了喀什米爾為佛門要地基礎。

唐代中國高僧玄奘於西元631至633年間在喀什米爾求法,受到當時國王的禮遇。玄奘在《西域記》裡說,此地有「伽藍(佛寺)百餘所,僧徒千餘人」;玄奘還描繪當時的喀什米爾:「此國四面環山,山極峻峭,往來隘口狹窄難行,宜稼稽,盛產花果,出龍馬、藏紅花及藥草。時至今日,紅蕊紫花的藏紅花仍然開滿原野。」

喀米爾地區於12、13世紀後落入穆斯林之手,佛教轉趨沒落,不過湖光山色仍吸引遊客駐足。英國殖民時期,喀什米爾是歐美人士趨之若鶩的度假勝地,當時這片好山好水曾被譽為人間天堂,足以媲美歐洲的瑞士。

不過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喀什米爾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的根源,兩國皆派駐重兵在此,旅遊業因而一落千丈。只是,當地著名的羊毛仍然經由其他管道銷往世界各地。

喀什米爾雖然分為「印控區」(中部、南部)和「巴控區」(西北部),不過東北部目前實際由中國占領,即所謂「中控區」。喀什米爾「中控區」已獲得巴基斯坦承認,但印度始終認為喀什米爾全境為印度領土的一部分。

【2008-12-06/聯合報】

印度四大矛盾 引發恐怖血案

【朝鮮日報/國際專門記者崔埈碩/朝鮮日報中文網提供】

①宗教矛盾:印度教施壓,穆斯林以恐怖對抗
②分裂運動:北喀什米爾和阿薩姆邦60年鬧獨立
③階級衝突:針對下層種姓的流血暴力接連不斷
④共產叛軍:自1967年在東部、中部蠢蠢欲動

10月初記者在印度新德里見到現代汽車印度公司的副總經理林弘洙時,他曾說:「真難以理解印度這個國家怎麼能維持下去。」當時印度的治安狀況極其不安。記者抵達甘地機場時,約好來接的賓館職員沒來,後來他說:「今天在德里發生炸彈恐怖事件,很難去機場。」次日早晨起來看報,有報導說在東部奧里薩邦一所教堂被印度教極右勢力炸掉,一名修女被強暴。

目前,印度的宗教、分裂、種性、意識形態矛盾愈演愈烈,瀕臨暴發。這樣的國家怎麼能維持下去,在外人看來真是個謎。

最大的矛盾是宗教。印度現有人口為11.3億,其中印度教徒80.5%,穆斯林13.4%,基督教徒2.3%,錫克教徒1.9%.最嚴重的是印度教與穆斯林、印度教與基督教之間的矛盾。

2002年印度教徒攻擊穆斯林的古吉拉特暴亂,這是印度教與穆斯林教對立的典型事例。當時1,044人死亡,其中穆斯林790人、印度教徒254人。搧動宗教糾紛的是政界人士,此次暴亂的最大受惠者是印度教徒右派政界人士邦首席部長納倫德拉‧莫迪。持續3個月的暴亂一結束,他就提前進行了邦議會競選,結果大獲全勝。

面對多數印度教徒的壓迫,少數的穆斯林則以武裝恐怖反抗。美國總統布希曾經說:「在世界第二穆斯林國家印度沒有一個基地成員。」即,布希也肯定了印度民主的穩定性,但這已成為了過去。

分裂運動主要在印度北端喀什米爾和西端的阿薩姆邦進行。在喀什米爾,1947年以來有6.8萬人在分裂運動中喪生,今年也有40人死亡。大規模起議正在進行之中。

61年前英國撤離印度時未劃清印巴國境成為了禍根。喀什米爾的多數居民為穆斯林,他們希望編入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但領導人則選擇了印度。結果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派兵將喀什米爾的一部分劃定為印度實際控制區。

東部阿薩姆邦的居民屬於蒙古人,長得像韓國人。他們主張阿薩姆從未屬於印度,是佔領國英國撤走後印度強佔了該地方。主要分裂團體阿薩姆聯合解放戰線(ULFA)一直攻擊了從北印度湧來的說印度話的移民。

阻礙印度社會和諧的另一個矛盾是種姓制度。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階級社會。印度教原旨教義就植根於種姓,所以階級難以消失。上層種姓對牛馬不如的下層種姓的流血暴力事件時有發生。

意識形態也是阻礙印度東部和中部開發的最大因素。反共叛軍「納薩爾派」1967年進行起義開展遊擊戰,夢想赤化。人們稱,印度政府無法消滅他們,甚至根本沒有消滅他們的意志。

【2008-11-28/朝鮮日報中文網】

非洲大湖區的戰爭與衝突

 
坦尚尼亞和南鄰馬拉威是非洲政治極為穩定的國家,但是在維多利亞湖及坦干伊喀湖間、且有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輔湖接壤的盧安達、蒲隆地、及附近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則是過去十多年來非洲地區動亂最為頻仍的地區。
大湖區(Great Lake Area)通常指的是美國與加拿大邊界的五大湖,簡稱HOMES的休倫湖(Lake Huron)、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rie)、及蘇必略(Lake Superior),不過近年來北美的大湖區似乎並沒有非洲的大湖區受到重視。
 
非洲大湖區的三大湖是指環繞坦尚尼亞北、西、及南界的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坦干伊喀湖(Lake Tankanyika)、及馬拉威湖(Lake Malawi)。雖然坦尚尼亞和南鄰馬拉威是非洲政治極為穩定的國家,但是在維多利亞湖及坦干伊喀湖間、且有艾伯特湖(Lake Albert)、愛德華湖(Lake Edward)、基輔湖(Lake Kivu)接壤的盧安達、蒲隆地、及附近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則是過去十多年來非洲地區動亂最為頻仍的地區。
 
這一兩星期來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發生的叛軍和政府軍之嚴重衝突,至少證明兩年前以二○○二年和平協議為基礎而進行的民主選舉,基本上是無法解決該國內部的衝突與矛盾。
 
此外,聯合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觀察團(United Nations Observer Mission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簡稱MONUC)是目前聯合國在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維和部隊,若是以此規模都無法讓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局勢穩定下來,國際社會是否必須對此維和行動的規模和功效作檢討?
 
最後,這次和政府對抗的叛軍是圖西族恩孔達(Laurent Nkunda)所領導的,他和鄰國由同樣是圖西族主政的盧安達關係匪淺,這是否意味從一九九○年代中期以來盧安達發生種族滅絕的悲劇,及盧安達和烏干達支持叛軍領導人卡畢拉(Laurent Kabila)推翻莫布杜(Mobutu Sese Seko)政權後,大湖地區因族群矛盾及衝突而引發的區域性戰爭仍是方興未艾?
 
剛果曾長期為莫布杜(一九六五─一九九七)所統治,國名一度改為薩伊(Zaire),是中部非洲第一大國,為世界第一大鈷礦石(cobalt)產國,並且有大量的銅礦及工業鑽石的蘊藏。剛果亦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隔熱材料的鉭礦石(coltan)重要生產國。可惜地是,這些豐富的重要戰略礦石生產之收益,並未替剛果帶來現代化的建設,也沒有協助改善人民的生活,反倒成為國內叛軍團體各據地盤的原因,並且讓鄰近國家捲入這場資源爭奪的鬥爭中。
 
除了資源的掠取外,剛果東部地區的族群分佈情形相當複雜,其中部份族群又和鄰國的盧安達及蒲隆地等國的胡圖族及圖西族有長期的歷史淵源,因此鄰國的戰爭會加劇這些族群間的矛盾。
 
一九九四年盧安達發生種族滅絕悲劇時,激進的胡圖族在三個月內瘋狂地屠殺了近八十萬的圖西族及溫和胡圖族,隨後在圖西叛軍─盧安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簡稱RPF)由烏干達進入擊退政府軍時,胡圖激進份子向西逃逸,成為剛果東部的難民,獲得莫布杜政府提供的庇護,也衝擊到當地的族群關係。RPF主政下的盧安達和北鄰烏干達政府先是支持卡畢拉領導的解放剛果薩伊民主力量聯盟(Alliance of Democratic Forc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Congo-Zaire,簡稱ADFL)對抗莫布杜政權。卡畢拉於內戰中獲勝一年後,就和烏干達及盧安達鬧翻,兩國政府分別支持新的叛軍,向西發動攻勢,進逼首都金夏沙。
 
卡畢拉獲得了納米比亞、辛巴威和安哥拉的軍隊協助,將叛軍擊退,但也失去了東部地區極大一片的領土,這個有六國捲入的衝突,就形成了非洲的第一次大戰。
 
隨後叛軍分裂,烏干達支持剛果解放運動(Congolese Liberation Movement,簡稱CLM),盧安達則是力挺剛果民主團結組織(Rally for Congolese Democracy)。經過了一九九九年及二○○二兩次的和平協議後,CLM決定簽署協議加入政府,RCD的恩孔達拒絕加入政府軍,持續其武裝抗爭。
 
卡畢拉在二○○一年遇刺後,由其子約瑟夫•卡畢拉(Joseph Kabila)接替掌權。小卡畢拉通過新憲,在二○○六年舉行四十年來首次民主選舉,並在兩輪的競爭後獲得勝利。不過,即使現在的政府有高度的合法性,但叛軍活動仍然頻仍,顯示卡畢拉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也突顯聯合國維合部隊的嚇阻力量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恩孔達率領的叛軍以圖西族為其主要成員,獲得盧安達圖西族政府的支持並不意外。他之所以持續發動抗爭,除了是要爭奪戰略性金屬,也意味著對政府軍無力管控附近胡圖難民營中的激進份子有所不滿。恩孔達因為擔心自己族群的安危而發動先制性攻擊(pre-emptive strike),結果造成大批平民百姓成為難民。盧安達長期以來對剛果政府未能遣返滯留該國的胡圖激進份子有所怨言,乃以支持該國叛軍為報復。
 
國際社會若是不能化解兩國間的基本矛盾,或是促成剛果內部不同勢力的整合,僅僅希望靠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進駐來確保和平穩定,則在可見的未來,剛果的動亂仍將無法終結。
【2008-11-14 聯合新聞網】

 

仇恨、利益糾葛 非洲風雨欲來
這位年輕媽媽剛在幾個禮拜前親手埋葬她年僅6歲的女兒。她死於飢餓。另一位媽媽正擔心她3歲的兒子隨時都有可能因病去世,但沒有東西可以治療。
「這位年輕媽媽剛在幾個禮拜前親手埋葬她年僅6歲的女兒。她死於飢餓。另一位媽媽正擔心她3歲的兒子隨時都有可能因病去世,但沒有東西可以治療。因為戰爭,這一群難民剛從另一個村子逃難到這�,沒有食物及水,急需外界的援助與關懷。」這是一位BBC特派記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對難民現場採訪時所說的一段話。

其實,不僅難民現面臨飢餓、疾病等威脅,棲息於東北部基府省 (Kivu) 維龍加國家保育公園 (Virunga National Park)內的稀有保育動物黑猩猩、白犀牛及大草原長頸鹿,也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一張五隻黑猩猩被綁在竹架上被叛軍殺害的照片在去年7月曝光,讓人震驚。戰爭,已迫使將近1千多名的保育巡守員及其家屬陸續逃離家園,前往聯合國在東部柯馬 (Goma) 地區設置的難民營避難。

族裔仇恨戰爭

難民與保育動物是剛果民主共和國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內戰的無辜犧牲品。武裝團體不顧和平協議再起戰事,讓聯合國繃緊神經,深怕再次引發「非洲大戰」。根據UN資料,自去年7月至今,剛果民主國東部 (指與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接壤的區域。 又稱「大湖區」 The Great Lakes Region) 已有大約25萬人逃離家園,生活在非常惡劣的環境底下。大小內戰不休,已造成超過三百多萬人的死亡,多數死於飢餓與疾病。為何如此?

回顧歷史。殖民母國比利時的統治政策種下遠因。以圖西族 (Tutsi) 與胡圖族 (Hutu) 佔多數的傳統大湖區來看,它被殖民者任意地切割成盧安達,剛果民主共和國及蒲隆地三個國家。在民族政策上,殖民者統治時也刻意扶植自認為較為優秀的圖西族來壓制傳統上從事農業活動的胡圖族,久而久之,種下種族仇恨的因子,互相殘殺。1994年慘絕人寰的「盧安達種族滅絕 Rwandan Genocide」事件就是顯例。

由於盧安達總統與蒲隆地總在1994年4月6日所一起乘坐的座機遭到擊落遇難,胡圖族因此藉口圖西族人所為發動報復屠殺圖西族,喪命者超過百萬人,每日估計有超過8千人被殺。慘案一直到盧安達圖西族的「盧安達愛國戰線 Rwanda Patriotic Front」攻下盧安達首都才得以平息。但此時,換成胡圖族人成為難民了。為避免報復,將近2百多萬的胡圖族人逃入剛果民主國東部,形成全世界矚目的龐大難民營。

但盧安達卻藉口追討胡圖族武裝份子,入侵剛果民主國東部並利用當地圖西族人來對抗政府。這對當時國家內政早已貪瀆橫行,分崩離析,失去美英各國支持的莫布杜 (Mobutu Sese Seko) 政權而言,真是雪上加霜,提供反對陣營推翻的絕佳契機。

當時反對派領袖,屬少數族裔的洛朗•卡畢拉 (Laurent Kabila) 在盧安達、 蒲隆地、烏干達、辛巴威、安哥拉及納米比亞紛紛表態軍力支持之下,成功驅逐莫布杜。為何支持?這是因為莫布杜政權長期以來與這些國家的反對勢力有所勾結,進行走私與買賣軍火,例如安哥拉的安盟 (UNITA)與烏干達的ADF及上帝反抗軍 (Lord's Resistance Army)。據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卡畢拉以國內豐富的礦藏資源,與各國領導人協議利益回報。

礦藏利益

卡畢拉一樣無法解決千瘡百孔的內政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昔日相助的外國軍隊全都不願意離開,特別是盧安達及烏干達的軍隊。反目成仇的結果是,盧安達及烏干達聯合剛果民主國內部的圖西族人推動所謂的「剛果民主運動」 和「剛果解放運動」來對抗政府。而卡畢拉結合內部的胡圖族民兵並求助「非洲南方發展共同體」 (SADC, Southern Africa Development Community),包括納米比亞、辛巴威、安哥拉、蘇丹、查德、利比亞等國的援助進行反制。這長達5年的軍事衝突 (1998-2003) 涉及多達9個國家,20多個武裝團體,所以又被稱為「非洲大戰」(The Great War of Africa),死亡人數估計多達250多萬人。

各國為何再次加入戰爭?除了人道訴求外,當然後續的利益回報令人心動。例如,辛巴威總統羅柏•穆加比 (Robert Mugabe) 除了想藉此提高自身的政治聲望之外,其個人及家族所屬企業與卡畢拉的關係良好,簽訂了許多的礦業合作契約。納米比亞總統山姆•努鳩瑪 (Sam Nujoma) 其個人與家族成員也是涉入礦業利益之中。

在UN調停下,各方終於在2002年簽訂《包容各方的全面協定》 (Global and All Inclusive Agreement),承諾在2003年成立包含各派系領導人的臨時政府,也同意在2006年進行總統與國會大選。UN安全理事會在2005年的一項報告清楚表明,「利益競逐的現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是明顯的。烏干達及盧安達利用代理人戰爭,並藉此延長爭端,以利其控制及接近巨大的礦藏資源。」

但豐富的自然資源並未讓老百姓受益,包括鑽石、黃金、原油、錫、咖啡、及佔世界70%礦藏的鈳鉭合金 (Coltan, Columbite-tantalite)。其中鈳鉭合金是重要的電子產品原料,「它廣泛地用在手機、筆記型電腦、遊戲機之中、甚至也在隱形戰機的塗料之中」。根據UN資料,剛果民主國的人民平均壽命僅43歲,兒童死亡率超過220%,國內人均生產總值僅有120美元左右,75%的人民每天生活不到1美元。

UN維安

在東部北基府地區 (N. Kivu) 重起爭端的是一稱作CNDP (National Congress in Defense of the People) 的武力團體,其領導人叫洛朗•恩孔達 (Laurent Nkunda)。這位出身大湖區,過去14年來效力「盧安達愛國戰線」的圖西族裔將領說:「這次反抗是為了保護圖西族人免受胡圖族人的欺壓。」但當地人及多數外交家皆認為,他是受到盧安達的資助煽動,為了經濟利益及自身權力罷了。

但其實,CNDP進行武力衝突已非是第一次了。對剛果民主國的政府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挑戰是要如何解除地方上各武裝派系的力量,進行復員與安置。但由於長期大小內戰不休,導致內部腐敗橫行、中央財政破碎、基礎設施極端落後等問題,政府根本無力推動各項計畫,只能依賴UN的財政資助。另外,縱使聯合國已擴大並加強武器禁運的規定,但在海關幫助走私下,軍火買賣仍在地方橫行,「許多地區的安全局勢仍是岌岌可危」。

看來,各方在去年12月15日簽署的《大湖區安全、穩定和發展公約》,希望強制解除地方武裝力量,以及今年11月8日共7國領袖在肯亞簽署的《大湖區各國領袖聯合宣言》,承諾放棄武力開展合作,都會是空中樓閣。結合部落族裔問題與經濟利益的「非洲大戰」是否會再起,就只能端看聯合國調停的努力了。剩下的仍會是婦女日夜擔心集體強暴的發生,孩童則要擔心上學或放學途中是否會被抓去當軍伕打戰。令人心痛!

【2008-11-16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