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伊斯坦堡香料市場 眩目醉人

中國時報 2008.04.27  高麗娟╱安卡拉

     詩人說﹕「到了伊斯坦堡的海峽邊,應該閉上眼睛,聆聽這座城市的聲音。」不過,要全面地感覺伊斯坦堡,還要往新清真寺(Yeni Cami) 後面走去,可以看到一座不起眼的古老建築,當地人居多的人群從古老的大門進進出出。

     走進建築,迎面撲鼻而來的各式香味,把海峽邊的海藻味、渡輪柴油味阻擋在門外,搶先告訴你,來到了一座香料市場

     神秘氣息 東西古今混雜相融

     和不起眼的外貌相反的,市場內琳琅滿目的貨色混雜著神秘的中東氣息,高聳的拱頂下迴響著異國語調的叫賣聲,無論是聲響、氣味,還是景象,都讓人感覺身處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交錯相融的情境裡,忍不住閉上眼睛,像走在巴黎街頭的香水師葛奴乙般翼動著鼻孔,去嗅聞伊斯坦堡的古老氣息。

     對遊客來說,要了解當地生活文化,逛市場保證是最快也最有趣的途徑。雖然比起頂頂有名的大市場(Kapali Carsi),伊斯坦堡第二大古老市場香料市場(MIRSI Carsisi)的規模明顯小很多,但是,所有想買的土耳其伴手禮,在這裡同樣可以一網打盡,尤其是隨處充斥的誘人香味和五顏六色的粉末,更讓人流連忘返。

     香料市場是呈L形的封閉式建築,長的一段長150公尺,短的一段長120公尺。建於1660年,當時是為了供養新清真寺及附屬的慈善食堂和書院而建的。土文MIRSI的含義是埃及,因為靠近碼頭,是奧圖曼帝國時期來自埃及的商賈聚集的地方,兜售周邊各國的商品,其中主要的便是香料,當時這裡是整個中東最大的香料集散地。今天埃及香料市場一帶成為伊斯坦堡市民傳統購物重地,可以買到當地價格的蔬果和民生用品,仍然是交易繁榮、人氣鼎盛的商業區。

     香料的土文是「baharat」,源自阿拉伯語,bahar意為春天,想來春天百花盛放的香味,衍生出香料(baharat)。香料市場裡一桶桶五顏六色、百味雜陳地展示眼前,炫爛的色彩搭上濃重的香氣,的確讓人感覺處身野花盛放的春郊野外。

     薄荷葉(nane)風乾之後搓成的綠粉,是土耳其人煮酸奶酪米粥必定灑在辣油上頭的香料。百里香(kekik) 、迷迭香(biberiye) 是土耳其人調理肉食必用的調味料。肉桂在東南亞是用來給肉類調味,這裡則是磨成粉灑在甜點上,尤其是奶製甜食。至於香料中的女王番紅花,十之八九是伊朗進口貨,土耳其只有古城番紅花城年產十多公斤極品。

     花茶物美價廉 紅油辣椒夠香

     各式花茶也給香料市場增添了香味,如土耳其人常喝的菩提花茶(Ihlamur)、鼠尾草茶(adacay), 還有玫瑰花茶(gul)、薰衣草茶(lavanta) 等。土耳其也是地中海國家之一,因此在這裡買的花茶絕對不會比台灣從歐洲進口的品質差,價格卻低很多,雖然包裝可能沒有那麼精美。

     花茶的香味之外,散發出一股辣味的各種粗細度、色調的紅椒粉,土語叫pul biber,桔紅色呈細狀的,是紅甜椒做成的,用來做紅油,不辣但是很香。有辣味色深紅微暗顆粒較大的,用來做辣油或者做菜時調味。一種色暗紅像烤焦的辣椒粉,叫isot,土耳其人喜歡灑在肉餅拉赫麻俊、旋轉烤肉片及煮好的菜餚上。

     除了香料,香料市場也像台北的迪化街是南北乾貨集散地,台灣少見的杏桃乾、無花果乾、沙棗乾,榛果、杏仁、松子、開心果、核桃,一應俱全,熱情的店主會從大袋子裡鏟出一杓,讓你免費品嘗。而各種果醬、玫瑰醬、講究天然純正,絕對不是加了澱粉的果醬可以比擬的。Rosense這個土耳其可靠品牌的玫瑰花精油及純露、乳液,也在香料市場裡買得到。

     至於台灣人喜歡喝的蘋果茶,除了易沖泡包和蘋果粉外,這裡有晒乾的蘋果片,混合洛神花,煮後加糖,是不錯的飲料

     另外,地中海產的天然海綿、散裝香水、古龍水、燈飾、肚皮舞裝、披肩、圍巾、像新港飴的土耳其軟糖(lokum) 、藍色避邪物、盒裝的蜂巢蜂蜜、橄欖油,也是遊客常買的伴手禮。

     無物不賣 咖啡香味凡人難擋

     香料市場裡熱鬧,市場外更是驚人,從東面的大門出去,有賣寵物,罕見花卉種籽的店,甚至有賣水蛭,供人買去放血治病。從西面的大門出去,窄窄的一條小巷,有各種食品、銅器、鐵器、家用品、工藝品。不過,在這裡最值得遊客買的東西,你只要吸一口氣就會發現,小巷口有一陣陣濃烈的咖啡香味,那就是從百年老店Kurukahveci Mehmet Efendi傳出來的炒土耳其咖啡香。

     《香料共和國》的爺爺說﹕「人生如料理,加點鹽,加點香辛料,才更有風味,更富姿彩。」到伊斯坦堡就該走趟香料市場及其周圍,才更能體會出這座橫跨歐亞的古老城市特有的歷史風味和在地人的生命力。

40人�20�人 小公司�大��


三星集�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工�40人的小�易公司,�隔70年後,三星�成南�最大的企�集�,旗下分支��多�59�,�用�工逾20�人。

�南�人而言,三星可�是�所不在的品牌,�大油�到小晶片,三星集��乎一手包�。在南�甚至�有一��法,若能�入三星服�,�身大事大概也就不用愁。

三星於1938年由李健熙之父李秉��立,1987年李秉��世後,李健熙正式接掌集�。三星初期以�易�主,1953年���束後,三星�始跨足�造�,成立�糖�和���。

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三星��的速度更快,新世界百�公司和南�中央日�,都是在�段�期�入集�旗下。

三星�大��播市�也不放�,成立�播和��公司。南�最大的主�������,就相�於�集�的控股公司。

1969年三星�子成立,第一��品就是黑白���,此後�公司大手�投入研�工作,最後�於成�享���的�子�造商。

在前南���朴正熙主政�期,�代、三星、大宇、SK等「��(Choebol)」受政府大力扶植,����起�,�造出所�「�江奇�」。

1993年�,李健熙喊出「新管理」的口�,要�三星�只重量的�造商,�成�究�的品牌,��向全球市�的目��路。那年三星�子成�全球最大����造商,所生�的第5,000�支手�在2001年�世。

�估�,三星集�的���值�2,808�美元,去年出口�700�美元,占南��出口量逾20%。

����》��「Choebol」

三星集�是南�最大的「Choebol」。��英文字是���的「��」�音��而�,�指家族�合性��,三星、�代、LG等南�著名��都可用choebol一字�之。 (���家�)

【2008/04/23 ��日�】

德州總部最多 擠下紐約


財星雜誌的最新排行榜顯示,德州現在是財星五百大公司中58家大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擠下目前為55家大公司總部所在地的紐約州,躍居榜首。排名第三者是加州,52家大公司把總部設在該州。

商業專家說,德州躍居榜首,理由非常簡單,德州賦稅低、地價便宜、擁有大量勞動力,自然吸引大公司到此落戶。

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商學院長奈米說:「毫無疑問,花費少是頭號因素。」他30年前在博士論文中即寫道,大公司將從東北部遷往南方陽光帶。

從2007年營收來看,總部在德州的規模最大公司仍是艾克森美孚公司。去年,總部在德州的六家規模最大公司,有四家是石油公司。但是,與一個世代前相比,德州的經濟現已更加多元化。

其他把總部設在德州的大公司包括科技公司,例如數一數二的電腦公司戴爾 (Dell),還有全美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兩家最大的房屋建築公司、一家大保險公司、一家大規模醫院公司,以及規模最大的垃圾搬運公司。

近30年來,德州不斷吸引大公司把總部從外州遷來,包括美利堅航空公司、艾克森公司 (收購美孚公司前)及J.C. Penny三大公司把總部從紐約州遷至德州。

【2008/04/22 聯合晚報】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新聞周刊:後美國時代 全球崛起

美國「新聞周刊」發表著名學者法里德•札戈里亞(Fareed Zakaria)的專文指出,種種跡象顯示,當今世界已進入後美國時代,我們正在經歷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15世紀前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20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

他認為,這次調整和以往不同,後美國時代的世界不會充滿黑暗和危險,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哈佛大學教授品克(Steven Pinker)甚至說︰「我們或許現在正處在一個自人類存在以來最和平的時期」。

全球發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新經濟強國出現,而中國和印度崛起,是這個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 文中指出,美國一直在搞雙重標準。它是全球規則制定者,有時候卻不按規則行事。若干年後,當歷史學家寫到今天的時代,他們或許會指出,21世紀初,美國完成一項偉大的使命︰讓世界全球化。但美國可能被認為忘了讓自己全球化。

今年4月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1%美國人認為美國走向錯誤路線。這項統計在過去25年每年都會進行,今年的數字是史上最悲觀的。美國人確實有理由悲觀,包括金融領域的恐慌、蕭條陰影、看不到盡頭的伊拉克戰爭、不斷攀升的失業人數、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波,還有持續不斷的恐怖威脅。

但美國人焦慮的根源比這深得多,那是一種感覺︰在幾乎各行業,在生活各方面,過去的局面似乎都被攪亂。在世人印象中,美國似乎首度失去開路先鋒的角色。一個新世界即將產生,但塑造這個新世界的是外國人。環顧四周,世界最高的建築在台北,下一個將出現在杜拜;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北京;世界最大的煉油廠正在印度建設;世界最大的客機由歐洲製造;世界最大的投資基金在阿布達比;世界最大的電影產業是在印度寶萊塢,而非美國好萊塢;世界最大的賭場在澳門而非拉斯維加斯。全世界十大富豪只有兩個美國人。想想看,僅僅10年前,美國在這些類別中幾乎都穩居榜首。

這些情況反映力量和態度的巨變。美國還在不停爭論反美主義的性質和程度,但當美國人爭論為什麼「他們」恨美國的時候,「他們」已經前進了,且現在對其他更有活力的地區的興趣遠遠大於對美國的興趣。世界已從反美主義轉入後美國時代。

在去年和前年,世界上有124個國家經濟成長率超過4%,其中包括逾30個非洲國家。事實上過去20年來,工業化西方之外的國家以過去不可想像的速度發展。發明「新興市場」這個名詞的著名經濟學家梵阿特美(Antoine van Agtmael)列出可能成為下一波最大跨國企業的25家公司,台灣宏達電入榜,巴西、墨西哥、南韓各一家,印度三家、中國兩家,阿根廷、智利,馬來西亞和南非各一家。

這顯示影響美國的不只是中國興起或亞洲興起,而是更廣泛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崛起。我們正在經歷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轉變。第一次是15世紀前後西方世界的崛起。那時產生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世界︰科學和技術,商業和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革命,還帶來了西方世界長期的政治優勢。發生在19世紀末的第二次轉變是美國的崛起。工業化後,美國很快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可能構建的組合還要強大。20年來,美國在各個領域的超級大國地位基本沒有受到挑戰,這是過去前所未有的,至少從羅馬帝國2000年前統治世界以後是這樣。在美國強權統治下的世界,全球經濟加速發展。正是這種發展推動了現代的第三次力量轉變︰他者的崛起。

【2008/05/13 聯合報】

立山開通 雪壁16公尺高

日本觀光勝地立山黑部高山車道今天開通,這個著名景點每年都因隆冬而封閉5個月,當局會在開春後以專業的除雪車鑿開積雪,鑿出山路供車輛通行。兩旁高聳的雪壁每年都吸引許多遊客。今年的雪壁高達16公尺,比去年高出兩公尺。

這條山道貫穿日本的北阿爾卑斯立山連峰,連接富山縣和長野縣。今天在正式通車時,來自台灣與韓國的眾多遊客,在小雪紛飛中光臨此地,讓立山黑部好似從冰原又重回人間。

【2008/04/18 聯合報】

全球最快樂的地方:丹麥

「若將所有因素都考慮進來,按1-10打分的話,你覺得你的快樂指數會是多少?」帶著這一問題並借助一項全球性調查,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 的工作人員按快樂程度對95個國家進行了排名。瑞士居民與丹麥居民不相上下…

【富比世╱Hana R. Alberts】

丹麥。富比世╱提供
「若將所有因素都考慮進來,按1-10打分的話,你覺得你的快樂指數會是多少?」帶著這一問題並借助一項全球性調查,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 的工作人員按快樂程度對95個國家進行了排名。瑞士居民與丹麥居民不相上下,平均的快樂指數均為8.1(滿分為10),其後是冰島(7.8)、芬蘭(7.7)、澳大利亞(7.7)和瑞典(7.7),一直到令人極不滿意的摩爾多瓦(3.5)。

照片集

儘管荷蘭在這一全球最快樂國家榜單上僅列第15位,但是其工業之都鹿特丹卻是該位於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的資料庫的所在地。該大學主任 Ruut Veenhoven 用畢生精力來研究哪些國家的居民最快樂。

Veenhoven 的調查顯示,北歐國家名列前茅,在13個最快樂國家中佔有5個席位。總體來看,丹麥位居榜首,其居民的平均快樂指數為8.2(滿分為10)。

受到 Veenhoven 排名的啟發,美國國家公共廣播 (National Public Radio) 前駐外通訊記者 Eric Weiner(自稱是不快樂的人)動身前往世界上最快樂的地方去尋找快樂的秘密。在其書中,Weiner 沉浸在這些全球最快樂國家的文化底蘊中,仔細研究為何冰島和瑞士等國家的居民對他們的生活如此滿意。

Weiner 發現,瑞士人辦事效率高、守時、生活比較富裕並且幾乎不會面臨失業。他們的街道、空氣和自來水極其乾淨,全國上下都非常喜歡巧克力。但是 Weiner 在他們臉上看不到一絲喜悅,他推斷,或許生活在這樣一種較為平和的中間狀態中要比游離在大喜大悲之間好得多。他寫道,瑞士人的快樂是一種介於滿意與非常滿意之間的狀態。

由於冰島陰暗而寒冷,因此 Weiner 起初對該國在全球最快樂國家榜單上名列第4有些懷疑。他瞭解到冰島這樣一個小國其實就像一個家庭。出於好奇,遺傳學家研究發現,冰島的所有居民都有親緣關係。

Weiner 寫道,冰島語中的一些短語甚至更能說明問題。當人們彼此問候時,他們使用的短語粗略翻譯過來就是「快樂地來」,而當他們分別時,他們使用的短語大致就是「快樂地走」。冰島是藝術家鍾愛的生棲地,它培養了創新精神;該國政府還為作家提供大量補助。

為了反映與冰島和瑞士完全不同的景象,Weiner 走訪了摩爾多瓦。資料庫數字顯示,這一前蘇聯共和國的居民將其快樂指數打分為3.5。這一被夾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的國家曾相當繁榮。然而,自從柏林牆倒塌之後,該國的人均收入便降至每年只有880美元。

但是,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Weiner 指出,奈及利亞和孟加拉是「窮並快樂著」,而摩爾多瓦卻與義大利和德國形成了對比。此外,該國還缺少獨特的文化和任何外在的民族自豪感。在上一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該國的政府官員甚至講其壓迫者的語言——俄語。

美國的快樂如何體現呢?Weiner 寫道:「快樂是人們融入美國後可以感受到的,你只需不懈地尋求快樂,以及足夠的財富。」但是令人吃驚的是,美國人並沒有因為其富有而相應地感到快樂——得分僅為7.3,在資料庫中名列17位元。美國居民現在的財富水平比1950年高出三倍,但在過去10年�,快樂指數卻沒有提高。9.11事件發生後,研究人員發現測量的快樂指數並沒有明顯下降。

Weiner 指出:「與幾乎全球任何其他國家的公民相比,美國人工作時間更長,通勤路程更遠,但他們仍然十分樂觀。」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我們能根據一個國家的集體「人格」預測快樂指數嗎?恐怕不能完全以此為據。迄今為止,展示各國快樂指數的資料並沒有預測平均收入、政府類別——民主或專政——甚或是溫暖的氣候。

和摩爾多瓦一樣在快樂指數排名中靠後的是前蘇聯共和國成員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坦尚尼亞、盧安達和辛巴威等不平靜的非洲國家。因此,儘管財富可能無法帶來快樂,但極度的貧窮更有可能帶來不快樂。 儘管如此,全球大部分人表示對其生活感到滿意,這一現象令人欣慰。Weiner 寫道:「幾乎全球每個國家的分數在10分的衡量標準中都在5到8分之間,但也有少數例外。」無可否認,北歐人非常快樂,其他地區的人們也會感到快樂。總有我們值得快樂的事情。

全球最快樂的地方
排名
國家
快樂指數
簡介
快樂依據
1
8.2
人口:5,475,791
人均 GDP:37,000美元
丹麥號稱擁有快樂的勞動力。2007年12月的失業率僅為2.7%。約75%的勞動力是工會成員。
2
8.1
人口:7,591,400
人均 GDP:38,706美元
瑞士人準時、效率高且相對比較富有,幾乎不會遇到失業問題。他們的街道、空氣和自來水非常乾淨。瑞士人都喜歡巧克力。
3
8.0
人口:8,316,487
人均 GDP:36,000美元
近80%的奧地利總能耗來自可再生能源,如水力發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發電廠。
4
7.8
人口:316,252
人均 GDP:40,277美元
由於該國天氣陰沈寒冷,Weiner 最初對其全球第四快樂國家的排名(僅次於丹麥、瑞士和奧地利)有所懷疑。但該國是一個大家庭--事實上遺傳學家發現所有的居民都有親屬關係。
5
7.7
人口:5,307,578
人均 GDP:34,819美元
據全球民主審計情況顯示,就公民自由、媒體自由、低腐敗率和高度的政治權利而言,芬蘭是全球最自由的國家。超過75%的芬蘭人的醫療成本由公共機構資助。交通逃票罰款根據你的經濟能力支付
資料來源:富比世,製表:許惠雯

原文:Forbes.com Chasing Happiness

【2008-04-23 富比世】

去年逾百萬人獲美永久居留權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資料,二零零七年美國政府批准了一百零五萬兩千四百一十五名外籍人士在美國永久居留權的申請,其中百分之五十九是已居住在美國的外籍人士。

這些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的人當中,百分之三十六點四的出生地是亞洲,百分之三十二點二北美洲,百分十一點五歐洲,百分之十點一南美洲,百分之九非洲。

若以國別來分,出生在墨西哥的外籍人士最多,佔百分之十四;其次比例較高的有中國,百分之七點三;菲律賓,百分之六點九;印度,百分之六點二;哥倫比亞,百分之三點二;海地,百分之二點九;古巴,百分之二點八;越南,百分之二點七;多明尼加,百分之二點七;南韓,百分之二點一。

近年來以難民身份申請或是申請政治庇護獲准的案例有下滑的趨勢。二零零六年有二十一萬六千四百五十四人申請獲准;二零零七年就較前一年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七,只有十三萬六千一百二十五人。

二零零七年申請永久居留權獲准外籍人士的中間年齡是三十二歲,低於美國人口的中間年齡(三十四歲),而且女性以百分之五十五的比例佔多數。

就年齡層來看,二零零七年獲得批准的申請人當中,屬於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年齡層佔的比例最高,有百分之二十四點五;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百分之十九;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百分之十八點三;五歲到十四歲,百分之十一點三;四十五歲到五十四歲,百分之十點八;五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百分之六點九;六十五歲以上,百分之五點六;五歲以下佔百分之三點七。

這些獲得永久留居權的外籍人士多半住在都會區,其中百分之二十二住在加州(二十二萬八千九百四十一人)、百分之十三紐約州(十三萬六千七百三十九人)、百分之十二佛羅里達州(十二萬六千兩百七十七人)、百分之七點三德州(七萬七千兩百七十八人)、百分之五點三新澤西州(五萬五千八百三十四人)、百分之四伊利諾州(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一人)、百分之二點九麻薩諸塞州(三萬零五百五十五人),其他各州都在三萬人以下。

【2008/05/13 中央社】

種姓制度遺毒 賤民女童慘遭火燒

印度最近發生多起社會最下層的賤民慘遭暴力凌遲事件,在人口達一億六千萬且是印度最貧窮省份之一的北方省,今天又發生一名年僅六歲的女童,因為和母親在一條專供「高種姓階層」村民通行的路上行走,慘遭一名男子丟入火中,雖經及時救出,但生命垂危。

據北方省摩托拉地方的目擊者表示,甚至警方接獲報案後也拒絕採取任何行動,理由是該名男子蘇尼勒否認蓄意將女孩丟入火中,僅承認那是一場意外。

不過,據地方警察首長夏特維迪向媒體表示,警方已逮捕無犯罪前科的蘇尼勒,並將依法辦理。 

北方省政府最高行政長官首席部長馬雅瓦蒂女士也是底層賤民出身,自小學老師轉仕政途之後,靠著拉攏佔北方省人口絕大多數的賤民選票,在去年底贏得地方選舉,當選北方省首席部長。但她上任後,北方省歧視賤民的事件仍層出不窮。

印度教種姓制度,主要在於印度教篤信因果與輪迴,即一個人出生於何種階級乃由前世的行為決定,而這一世的行為,又會決定下一世投胎在那一個階層,不斷循環。

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大階級:最高階「婆羅門」相當於祭司、學者;「剎帝利」相當於君主、軍人;第三等「吠舍」泛指商人、工人;第四等「首陀羅」就是奴隸和不同種姓通婚生下的子女。

但社會學家認為種姓制度是高階箝制及便利統治低階的一種愚民策略。此外。也有學者認為高階種姓人家注重門第,嚴防血統混雜,因而排斥跨越種姓的往來。

面對外界的質疑與批評,印度高等社會人士常辯稱,種姓制度在法律上已廢除,實際生活上已無人注意。其實不然,它依舊存在於廣大民眾的生活中,尤其在印度百分之七十人口與百分之九十賤民居住的農村。即使在都市的角落,種姓制度的遺毒依舊可見。

印度國立德里大學東亞學系女教授夏瑪,也曾於上週稍早應邀在台灣駐新德里代表處的一項印度文化講習會上證實,儘管至今資訊時代進步,但印度無論是在都會或城鎮,種姓制度的惡習依然根深蒂固,高低種姓之間禁止通婚,即使年輕男女敢於通婚,婚後也是遠離親友和家鄉,深恐遭到迫害。

印度國立尼赫魯大學社會學者桑圖西曾經告訴中央社說,種姓制度源自印度教輪迴之說,換言之,是神的意旨,因此除非不相信神的存在,否則種姓制度將難以在人們的心頭上根除。他說,佔印度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印度教徒,以神為唯一信仰中心,是不可能否認神的存在。

【2008/04/30 中央社】

誰吃得最多 法國人奪冠

全世界的女人都羨慕「法國的女人為甚麼不會胖?」大家都認為她們吃得少,所以苗條身材好。的確,法國的胖子少,但法國人並沒有吃得少,正好相反,根據剛出版的世界發展指南 全世界最會吃的是法國人,每年花在吃上面的費用是愛爾蘭的兩倍半。

當全球各地都在鬧糧荒,海地人吃泥餅充飢時,這份「誰吃得最多」的統計,格外醒目。法國人花在吃的費用全球第一,與科威特、巴林這兩個石油王國相當。

法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吃掉二千二百六十三美元,國民所得比法國高的美國人,吃掉一千九百九十八美元,生活在高物價的日本,人們反而「省吃儉用」,一年吃掉一千三百四十八美元,日本的國民所得也比法國高。

綜觀西歐國家中的飲食費用,法國人比一天吃四餐的西班牙人多花了百分之五點五,比時時刻刻都在吃的義大利人多了百分之十一點四,比喜歡吃香腸豬腳配啤酒的德國人多了百分之二十七。

再繼續算下去差距更大了,講究美食與氣氛的法國人的食物費用,是常吃馬鈴薯的愛爾蘭人的二倍半,愛爾蘭人可稱為歐洲節省的代表,他們只求溫飽,每年的食物費約八百六十七美元。

根據統計,法國或義大利的家庭開銷中,食物佔了百分之十四,而愛爾蘭家庭只花百分之五點七。費加洛報指出,愛爾蘭人因兩個世紀來長期物資缺乏,與近幾十年的高失業率,早已養成他們節衣縮食的習慣,愛爾蘭人只有在過年過節才會加菜吃頓豐富的晚餐。

而法國恰恰相反,美食文化已有幾世紀的歷史,十九世紀以來,多少作家以描寫餐桌宴會為能事,大仲馬還寫過食譜。各界並推動將法國料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各種農產品製訂不同的標籤等級,凡此種種均可看出法國人吃的講究,從而理解為什麼花那麼多錢來「吃」。

生活條件觀察機構(Cre-doc)主任葉貝爾(Pascal H晹bel),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因為法國的物價高,所以花費比別人高,事實上,法國人並沒有「吃香喝辣」。他分析德國平價超市佔了百分之三十五,而法國只佔百分之十三,買同樣的菜,德國的消費者省了百分之三十。另外,法國的間接稅率高,最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也是花錢多的因素之一。

這麼看來,法國人雖然花許多錢吃東西,但卻不見得吃的比別人多;人們愈來愈注重養生,只要吃得好,不會吃得過飽。多吃蔬菜水果比麵包、奶油、薯條的花費多,礦泉水的的價格比含糖飲料貴,高纖高鈣與有機產品都不便宜,所以法國的胖女人,還是比義大利、德國少。

原料與能源價格提高都影響物價,貧窮國家的食物費用更緊,賴比瑞亞(Liberia),每人每年的食物費三十一美元,這個數字令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Robert Zoellick)震驚,原來有些國家進步發展,而貧窮飢荒也愈形嚴重。

一九九○年,脂肪與糖都降價,猛吃的結果是胖子一堆,美國人因此抱怨都是原料降價惹的禍。可是,燃料油漲了那麼高,也沒見有人因此安步當車,天天走路而瘦下來。

【2008/04/22 歐洲日報】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地球村萬象》冰島 全球最健康國家

20080507自由時報
全世界最健康的國家是哪一國?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依據世界各國的國民健康指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前三名均由北歐國家所包辦,依序為冰島、瑞典與芬蘭。

這項調查對象為聯合國會員國,資料來源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等。調查項目包括:空氣污染指數、飲用水品質、嬰兒死亡率、結核病發生率、醫生密度、國民健康生活期待與營養不足比率等十多項健康指標。

調查顯示,擁有冰河、瀑布與火山等大自然生態的冰島,是全球最健康的國家,例如:醫生密度高,每1,000人就分配到3.62個醫生,且肺結核感染率與嬰兒死亡率是全球最低,此外,冰島更是全球污染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排名第二的瑞典,則是前三名中空氣品質最好,且國人肺結核比率最低的國家;排名第三的芬蘭,因為政府推廣健康生活,所以成為最健康的國家之一。

 (記者王孟倫、藍鈞達)

糧價飛漲 改變義大利飲食文化

中國時報 2008.05.07 
潘勛╱綜合報導

▲這盤海鮮細扁麵名為「漁人的細扁麵」,是義大利南部普利亞省的傳統美食。義大利麵食過去一年間價格上漲近20%,迫使許多義大利人改變飲食習慣,麵食銷量減少4.2%。(美聯社)

     國際糧食價格飛漲,波及義大利人最自豪的麵食文化。最新的研究指出,義大利人已改吃雞丁、脫水食品及乳酪,取代麵食、蔬菜及水果,甚至連紅酒的銷量都下跌近5%。

     「義大利農人聯合會」研究2007年國人採買食品的形態後發現,麵包銷量下跌6.2%,麵食則下跌4.2%,水果減少2.6%,豬肉下降2.5%,牛肉則減少3.8%。

     相形之下,雞蛋銷量增加4.2%,雞肉則增加3.8%。義大利農人聯合會表示,目前景氣嚴峻,消費者只好找價格低廉的蛋白質。

     《晚郵報》表示,調查的結果讀起來像窮學生離家求學的採購清單,象徵義大利飲食產品銷量下跌;麵食不僅是裹腹的東西,它還代表著文化。

     英國《泰晤士報》6日報導,義大利與世界許多國家一樣,都受到全球糧食價格大漲的影響;小麥的價格數十年來都很穩定,卻在不到1年之間上漲1倍,其它食品如稻米、咖啡、牛奶及肉類,價格也都竄升。

     義大利麵食價格過去1年中上漲近20%;義大利農人聯合會理事長波利提表示,民眾家計左支右絀,故改變食品採購習慣,結果作物反而腐爛在田裡。

     「義大利食品研究暨營養研究所」學者提恰說,義大利人不再依專家推薦那般而每天吃蔬菜,部分其他原因是現代生活壓力迫使許多義大利女性離家到外頭工作,因此沒時間花時間在廚房料理蔬菜。

為愛情鬥惡法 美國黑白通婚第一人辭世

 2008.05.07 
中央社

     麥德蕾.勞文是個害羞、不愛出風頭的黑人女性,她從未想過,她於一九六七年在美國最高法院的劃時代案例,會結束美國跨種族通婚禁令,創造歷史。

     美國媒體報導,六十八歲的勞文九日因肺炎病逝於維吉尼亞州密爾福鎮家中,數十年前以她與白人丈夫「違法同居」罪名逮捕她的,也正是維吉尼亞州。

     美國法院在一九六七年「勞文─維吉尼亞案」的歷史性判決中,裁定跨種族通婚禁令違憲,此項判決影響了維吉尼亞與其他十六州的類似法律

     二零零七年六月,勞文在最高法院四十週年的演說中表示,她與夫婿結婚時「無意對抗法律」。

     根據「華盛頓郵報」,即使是教會牧師把她與人權先驅羅莎派克斯相比,勞文也不認為她創造了歷史。

     理查.勞文一九七五年在車禍中被一名酒醉卡車駕駛撞死,勞文也因此失去一眼視力

     一九五八年,時年十七的勞文與二十三歲的建築工人理查結婚,當時他們的家鄉維吉尼亞州還禁止異族通婚。

     這對夫婦跑到隔壁的華盛頓特區結婚,接著又回到維吉尼亞州生活

     勞文說:「婚後不久,我們有天在半夜被一些副警長叫醒,還竟然因為嫁錯人這種『罪』被捕。我們的結婚證書就掛在床邊的牆上。」

     維吉尼亞州法官接著揚言,如果勞文夫婦不離開維吉尼亞州二十五年,就要將兩人丟進牢中。

     勞文說:「我們離開後,找了個律師,理查跟我必須對抗,但那時候還不是為了正義奮鬥,我們是為了愛情奮戰。」

     這對夫婦後來搬到華盛頓特區,在美國民權聯盟以及全國有色人種福利促進會的協助下,將這椿主張婚姻自由的案子一路上訴至最高法院。

     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系的白人教授魏佛說:「四十年前情況非常不一樣。」魏佛三十八年前娶了一個黑人妻子

     他告訴法新社:「我老婆跟我結婚時,即使在(有很多黑人的華盛頓特區),都有人朝我們的房子丟雞蛋,我們的車被開了九槍,草坪被放火。」

     「那是一九七零年代初期,白人娶黑人在那時候非常少見。」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美國有四百三十萬對異種族婚姻

     南部的阿拉巴馬州至兩千年才廢止跨種族通婚禁令,是最後一個廢止此法的州。

抗稅 阿根廷農民阻撓穀物出口

工商時報2008.05.07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阿根廷政府與農業團體將就調高大豆等農產品出口稅進行談判,農業團體揚言若政府不肯讓步,將再度癱瘓運輸,阻撓穀物出口以示抗議。專家警告,此一情勢可能會導致國際穀物價格進一步揚升。

     根據彭博社周二報導,阿根廷農業公會副會長畢歐卡提表示,農民準備堵住連結阿根廷糧倉彭巴草原與巴拉那河港口的公路,不讓滿載穀物與油籽的卡車順利通行,藉以阻撓阿國農產品輸出。

     阿根廷政府3月12日宣布將提高大豆出口稅逾40%之後,引發阿國農業團體憤慨,展開為期3周的罷工抗議活動,期間示威農民即施展癱瘓穀物運輸的激烈手段,直至4月2日才暫告平息。除了不滿政府上調農產品出口稅,農民也抗議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局對國內的糧食價格設限,以及頒佈牛肉和小麥的出口禁令。

     3月的農民罷工潮,係阿根廷政府自2001年爆發史上最嚴重經濟危機以來,所面臨最大的政治挑戰。如今農民團體準備再發動新一波阻止穀物輸出行動,將使全球糧食短缺問題雪上加霜,對仰賴農業出口賺取外匯的阿根廷來說更是一大傷害。

     阿根廷為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也是居於美國、巴西之後的第三大大豆生產國。

資源爭奪 決戰非洲

全球糧價飆漲對非洲貧窮國家的打擊尤重,多個國家已因糧食短缺而爆發社會動亂。但諷刺的是,非洲地區卻也因國際商品行情飆高而爆紅,成為東西方國家全球資源爭奪戰的決戰之地。
全球糧價飆漲對非洲貧窮國家的打擊尤重,多個國家已因糧食短缺而爆發社會動亂。但諷刺的是,非洲地區卻也因國際商品行情飆高而爆紅,成為東西方國家全球資源爭奪戰的決戰之地。工業國家現在最關心的,不是非洲會有多少人口陷入饑荒,而是非洲天然資源的掌控權落入誰手。

非洲大陸蘊藏豐富的原油和礦產,在國際行情飆漲、供需失衡的此刻,格外具有吸引力。非洲地區所接收的礦業投資金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預估未來五年的礦業新投資案將超過450億美元。不但歐美企業接踵而至,新興的中國、印度、南韓等亞洲企業也紛紛進駐,積極在非洲各地進行資源探勘與投資,挑戰傳統西方勢力在非洲的獨霸局面。

對原油的需求量龐大,中東油源的穩定性又堪慮,促使英美大型石油公司早就前進非洲開採原油。2006年非洲地區的原油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12%,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即可成長至全球產量的30%。2006年美國總統布希決定減少對中東油源的依賴,更大大提升了非洲做為能源供應來源的戰略重要性。

據金融時報報導,去年布希政府下令成立美軍非洲指揮中心Africom,即是為了確保非洲油源的穩定。近來美軍的焦點則是在西非,特別是要維護主要產油國奈及利亞的供油穩定。奈及利亞一向是英美大型石油公司的地盤,但近來卻與中國互動密切。美國國務卿萊斯則為了鞏固美國主要石油公司的利益,稱呼富藏原油的赤道幾內亞總統為「好友」,無視於國際間對該國人權狀況和貪腐惡行的關切。

中國、印度、南韓等亞洲新興國家興起之後,對於原油及各類礦產等天然資源的需求激增,也體認到確保供應穩定對於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於是由政府做後盾,以國營企業大舉進軍非洲,搶奪天然資源的控制權,讓西方企業備感威脅。以中國為例,現在在非洲地區設有據點的國營企業估計至少有800家,觸角遍及煉油、礦產開採、各類商品及公共工程等。

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中,半數都是集中於蘇丹。而蘇丹盛產最易於提煉的輕甜原油,產量的60%是售予中國。2005年春天,蘇丹政府宣佈在達富爾(Darfur)南部發現石油,估計可日產50萬桶,「拯救達富爾」的口號隨即在美國媒體出現,國際間開始強烈指責蘇丹對達富爾的迫害。在人道控訴的背後,潛藏的是龐大的石油利益。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中國積極運用經援換取油源的策略,已在非洲取得穩定的原油供應,並且有效掌握非洲的礦產資源。除了蘇丹之外,原油生產增長最迅速的非洲國家安哥拉,也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原油供應國,安哥拉25%的原油出口是銷往中國。同時,中國還參與非洲13個國家的礦業開採。非洲國家對於中國的投資援助都大表歡迎,因為中國不會干預非洲國家的內政,不像西方國家常把商業利益與人權或民主問題掛鉤,也不像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的經援會附加條件。

印度也是非洲大陸的主要投資者之一,去年印度企業對非洲地區的投資估計達到150億美元。為了爭取非洲的天然資源,印度與中國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目前印度的進口原油中有11%是來自奈及利亞,同時正積極爭取安哥拉和蘇丹的油源。這一方面雖然面臨中國的激烈競爭,但是為了取得蘇丹的原油供應,印度不惜激怒歐美,轉而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尼羅河的油田計畫。國際間認為,這也是蘇丹拒絕西方國家介入調解達富爾衝突的原因之一。

除了中、印之外,包括南韓、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國家企業亦加入非洲資源爭奪戰的行列,就連自己國內也是礦產豐富的加拿大,現在也是搶進非洲。加國礦業公司坦承,非洲地區不僅天然資源豐富,而且環保法令鬆弛,申請程序簡單,沒有複雜的環境評估作業,只要懂得經營政商關係,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動工開採,獲利迅速。

國際商品行情飆漲,帶給非洲大陸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東西方企業紛紛進駐,則改寫了非洲地區長久以來的勢力版圖。全球經濟實力的消長,也在各國爭奪非洲天然資源的角力過程中反映出來。只是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主要國家各有斬獲,國際企業獲利可觀,但是當地貧困的民生卻未見改善。

聯合國已經表示,由於糧價飆漲,經費不敷使用,聯合國的糧食援助計畫可能被迫大幅縮減,而非洲地區將首當其衝,諸如達富爾的兩百多萬難民將會陷入饑荒困境。當國際投資機構高喊「非洲的時代已經來臨」,把非洲列為新一波金錢遊戲的競技場時,可曾聽到非洲人民乞求糧食的聲音?

【2008-05-02 聯合新聞網】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挪威 航向外海風力發電

挪威外海四處可見油田和天然氣鑽井台,但和波音747客機差不多的大型發電機可能很快會在北海沿岸轟隆作響,變成挪威的代表性景觀之一。

挪威政府急於改變長久以來的油污形象,為挪威披上綠能外衣,考慮要提供獎勵並核發外海發電區執照,利用海域探鑿技術,協助業者在深海風力發電領域爭取主導地位。

奧斯陸當局即將批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Hydro)明年起在北海深海油田區實驗浮動發電計畫,那裡的海床過軟,無法固定發電機,該公司將採用新開發的錨定法,在最深達700公尺的海床上,架設高出海面80公尺、直徑107公尺的渦輪發電機。屆時德國西門子公司風力發電部門也將參與測試。

這項計畫將在北海小島奧希若附近進行,奧希若市長尼爾森說:「如果你喜歡風,這兒是全挪威最棒的地方,去年只有一天沒有風。」

因為海風威力較陸上強而穩定,又不必擔心噪音擾人,可以裝上效率更高、威力強兩倍的發電機。挪威擁有歐洲第二長的海岸線,僅次於希臘,風力能源無可限量。

相較於今年全世界風力發電產能為1億瓩,總部在布魯塞爾的全球風力能源委員會預估2012年以前可達2.4億瓩,其中外海發電比例將逐漸增加。

目前全球98%的風力發電來自陸上設備,不過隨著新科技問世及電廠撤離人口稠密區,外海發電市場大有可為,估計包括美、加、西、葡、英、日等國,都是未來的潛在市場。

如果浮動風力發電測試成功,最快10年內就會陸續增設,為沿海城市提供補充電力。但分析師認為,離岸維修費用可能推升成本。

挪威政府目前對此類風力發電計畫提供補助,但業者希望增加投資獎勵措施或訂定固定收購價格,並允許連結到現有供電系統。

【2008/05/06 經濟日報】

美移民搶糧 囤積白米

白米漲價甚至還限量供應,美國許多亞裔、西裔移民囤積以保三餐,圖為舊金山22nd & Irving超市經理將一袋袋泰國香米上架。
美聯社

白米價格飛漲和媒體大肆報導供應短缺,促使許多美國民眾搶購,包括華裔、印度裔等亞裔、西班牙語裔移民,以防買不到這種原來價格低廉的主食。

美國各地米價已達到空前高峰。在亞裔超市和供應亞洲食品的量販店,原來只買一包20磅米(約9公斤)的顧客,現在會買兩包,甚至買一大包50磅(約22.7公斤)的米。

經濟學家和交易商強調美國並不缺米,並把米價高漲怪罪於產米國天氣不良,一直到中國等新興開發中國家購買力加強等各種因素,尤其是中國、印度、越南、埃及、柬埔寨和巴西為了平穩國內米價,決定限制稻米出口。

自今年1月以來米價已漲了兩倍以上的泰國,2日建議與寮國、緬甸、柬埔寨和越南等主要稻米輸出國,成立類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團體,以加強控制國際米價。

面對價格暴漲,加上一些國家因糧荒引發暴動,許多美國消費者為了安心而多買一些米,尤其白米可以存放較久,結果卻影響整個供需系統。一些連鎖量販店已對購買量設限,亞洲食品店也增加進貨,以應付銷售量激增之勢。

紐約市皇后區法拉盛的興隆超市表示,今年初一包25磅的茉莉香米進價11美元,賣13美元,現在每包進價17美元,賣20美元。新金山食品公司表示以前一萬包米可以賣兩個星期,現在一星期就賣完,不過貨源不成問題。「香港超市」白米銷售量也增加四成。

為了協助應付國際需求增加,美國生產的稻米出口激增,國內米價也全面上漲。南部生產的長米去年4月每噸售價397美元,今年漲到794美元。加州生產的中粒米也從每噸551美元漲到750美元。

亞裔偏愛的進口米漲得更兇。今年4月初泰國香米每噸售價一千美元,印度香米每噸更達到兩千美元,也就是一包50磅的米要賣到36至40美元。

【2008/05/03 聯合晚報】

玻利維亞最富省 公投爭自治

玻利維亞最大且最富的省分聖塔克魯茲定四日自辦要求自治的公投,而且料將高票通過;玻國總統莫拉雷斯二日說,該省的自治要求應以全國性而非該省自辦的公投解決。

美洲國家組織二日發表聲明力挺玻國中央政府,表明反對破壞玻國憲政秩序及領土完整的任何企圖,呼籲各造避免採取可能影響和平、憲政秩序、和平共存的行動。

莫拉雷斯稱聖塔克魯茲所辦的自治公投違憲,表示若是該省的要求能獲得全國性公投通過,他將設法讓該省的要求入憲。

玻利維亞雖坐擁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卻是南美最窮的國家,莫拉雷斯則為玻國第一位原住民總統,他表示自己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將聖塔克魯茲的財富均分於全國。莫拉雷斯提議修憲,制定詳細的權利法案,協助玻國的36個原住民族群,取得最大的自治權。

聖塔克魯茲的政治領袖尚未就莫拉雷斯的建議發表看法。該省企盼透過自治保有更多該省的天然氣收入,並使該省林地與牧場得以不納入莫拉雷斯的土地重分配計畫。

富藏天然氣,聖塔克魯茲為玻國九省中最富的一省,自治公投料可輕易過關。其他美洲國家擔心,公投結果可能導致玻國陷入暴亂。

小檔案》南美窮國 坐擁金礦

玻利維亞資源豐富,擁有僅次於委內瑞拉、南美第二大的天然氣田,因而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然而玻國卻同時也是南美最貧窮的國家。過去的帝國殖民,加上後來政府的貪腐,導致經濟不振、民生凋弊。

玻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政府實際所在地卻是拉巴斯。拉巴斯海拔超過3600公尺,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玻國分成九省,分別是丘基薩卡、科恰班巴、貝尼、拉巴斯、奧魯羅、潘多省、波多西、聖塔克魯茲、塔里哈。其中聖塔克魯茲位處東部,為最大與最富裕省分。

英國天然氣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西班牙與阿根廷合資的Repsol YPF石油公司、法國Total SA公司、美國的艾克森美孚集團共同控制了玻國45%以上的天然氣油田。總統莫雷拉斯已於2006年宣布將境內天然氣與石油產業收歸國有。

【2008/05/04 聯合報】

印度酷暑46℃ 熱死增至33人

綜合氣象局與警方消息,印度全國各地今天持續高溫,首都德里地區攝氏四十三度,幸賴下午刮起遮天蔽日的沙塵,空氣雖然汙濁,卻也降低了氣溫,但緊鄰德里的哈雅納省全日高溫四十六度;全國熱死人數增至三十三人。

據警方表示,今天熱死事件全發生在印度東部加爾克漢德省,有三人中暑死亡,使全國今年四月入夏以來熱死人數增至三十三人。氣象局表示,加爾克漢德省與鄰近的奧里薩省氣溫達攝氏四十四度。

德里地區西北方的旁遮普省、昌迪加爾和居民人口一億六千萬人的北方省等地,高溫也達攝氏四十四度左右。

只有在西北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喀什米爾地區,繼昨天最高溫攝氏二十九度之後,今天下了一陣雨,氣溫略降。

【2008/05/05 中央社】

單獨出國要批准 大馬婦女痛批

馬來西亞政府打算規定大馬婦女單獨出國前,必須取得家屬或雇主的書面同意,引發大馬婦女團體一致撻伐。

大馬婦團「伊斯蘭姊妹」一名發言人表示:「這項構想極其荒謬而倒退。」大馬「全國婦團委員會」表示,此議有失公平,委員會副主席法麗達•哈立德表示:「這項構想侵犯我們的權利。」

大馬官方新聞社引述大馬外長雅丁的談話報導,外交部與內政部鑑於國際販毒集團經常利用單獨旅行的婦女挾帶毒品穿越國界,而有此議。報導指出,這項構想旨在打擊犯罪,同時確保婦女的家人「監督她們的出國」,並使她們免於「受騙」,與宗教絕對無關。

雅丁表示,大馬婦女受到他國法庭審訊案件,約90%與毒品有關。

馬來西亞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姊妹」發言人談到該團體是否懷疑此項構想具有宗教動機的問題時拒絕置評。

發言人表示,這個構想假設婦女自行決定的能力不及男性,無助於解決問題,更何況許多大馬男性也曾受人利用。

【2008/05/05 聯合報】

沙國公開音樂會 男女可混坐

沙烏地阿拉伯二日晚一夕打破諸多禁忌,不僅舉行公開的歐洲古典音樂演奏會,而且允許男女兩性觀眾一起在場欣賞,讓古典音樂作曲家莫札特在今日享受到革命性的破天荒待遇。

這場在沙國政府管理的文化中心舉行的音樂會,也可能是嚴格遵守回教清規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希望向世界其他國家開放的另一跡象。

數周前,沙國國王阿布都拉破天荒敦促與基督教和猶太教進行宗教對話,為禁止「非回教」信仰和象徵物的沙國開創先河。

沙國首次舉行「德國文化周」活動,二日晚的音樂會由德國大使館主辦,來自德國的一個四重樂團演奏了莫札特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德國大使克里格霍夫(Juergen Kreighoff)說:「這場音樂會顯示,沙國正迅速轉變。沙國政府顯然已認定,在新的世界經濟體系和資訊世界裡,為了我們自己和加強文化間的了解,最起碼的開放是必需的。」

沙國的兩大禁忌都在二日晚一舉打破。首先,公開音樂會過去在沙國是聞所未聞的,外國使領館經常引進樂團,但他們只能在大使館場地或放棄沙國國籍者的住所演奏,這類表演從不對沙國民眾開放。

其次,沙國嚴格隔離男女,即使在速食餐廳排隊,也不能男女混合。

過去兩個月,沙國的文化交流活動悄悄增加,但數量顯著,包括演講和民俗音樂會,阿拉伯與西方音樂混合演奏會也告登場。

一位已退休阿拉伯女性教育工作者二日晚帶著她的十五歲女兒欣賞了歐洲古典音樂會。她說,她事先詢問座位安排,獲得的答覆是男女可以混合就座。

【2008/05/05 歐洲日報】

葡萄牙文巴西化 葡15日表決

葡萄牙政府打算將葡萄牙文標準化,數百個葡語字彙以巴西方式拼寫是必要條件。葡萄牙政府已經接受這項構想,部分葡萄牙人則自覺受到羞辱。

有人說,這好比是要求英國採用美國的拼字方式,是可忍孰不可忍。

反對此議的葡萄牙著名詩人莫拉表示:「我們不必屈從巴西。」葡萄牙曾是版圖遼闊的殖民帝國,全球以葡語為官方語文的人口大約2億3,000萬,葡文巴西化勢必有損葡萄牙人的民族自尊心。但形勢比人強,名列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擁有1億9,000萬人口,葡萄牙只有1,060萬人口。葡萄牙國會預定15日針對這項構想進行表決。

倡議者強調,葡文巴西化的好處包括網路搜尋更簡便,國際合約的法律措辭得以一致。聯合國將6種語文列為官方語文,葡萄牙官員期望透過葡文巴西化,使葡文也能成為聯合國官方語文。除葡萄牙之外,使用葡文的其他國家包括巴西、安哥拉、莫三鼻給、東帝汶、維德角、幾內亞比索、聖多美普林西比。

葡文巴西化將剔除無聲子音,使拼寫與發音更接近;字母增加K、W、Y,總數成為26個,連字符號與重音的規則經過修改。

葡語字彙大約11萬個,受影響的約2,000個,其中四分之三的變動發生在葡萄牙。

【2008/05/06 聯合報】

緬甸風災》暴風奪15000命 緬甸罕見求援

緬甸仰光港內數艘漁船,於納吉斯風災中全毀。強風不僅吹垮建築、船隻,當局估計,已有上萬人因風災死亡。
法新社
 
圖╱聯合報提供

緬甸國營電台5日報導,3日侵襲緬甸的熱帶氣旋納吉斯,至少造成1萬5千人喪生,3,000人失蹤,罹難人數可能還會升高。

受創最重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光是巴格萊(Bo-galay)一鎮,就有近3,000人失蹤。

緬甸軍政府罕見的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已透過駐緬甸使館提供25萬美元的緊急援助,泰國、聯合國和紅十字會也已投入救災。

在最大城仰光,除了可以天然氣發電的地區,仰光的多數地區也仍在斷電、斷水之中,且許多道路仍未清理,一片凌亂。一名老人告訴法新社說:「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官方4日發布的死亡人數統計僅約400人,事隔一天,即修正為十倍的近4,000 人,且仍有成千上萬居民失蹤。國營電台報導,目前伊洛瓦底與仰光地區,共有3,969人死亡,41人受傷,2,129人失蹤。在巴格萊與拉普塔鎮,可能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在部分地區,前往災區視察的救難人員仍無法估算出受災程度。由於通訊不良且道路中斷,加上軍政府封鎖消息,目前仍不清楚為何這次風災會造成如此慘重的災情。

聯合國預測受災人數達十萬人;紅十字會初估有數村鎮全毀;泰國已派軍機運送九噸物資馳援,並計畫6日再運送物資救援。「世界展望會」說,緬甸政府請求他們提供鐵皮屋、帳篷、防雨布、醫藥。世界展望會表示將從全球倉庫之一提供緊急物資。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在泰國的官員說,目前清楚的是,緬甸受災嚴重,且估計有數百萬人因風災而無家可歸,亟待收容與提供飲用水。

這個熱帶氣旋2日晚間在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登陸,3日撲向東北方220公里的大城仰光,至今仰光仍滿目瘡痍,到處都是被吹倒的路樹、電線桿和房舍。鄉村地區房屋不像仰光那麼堅固,更是不堪一擊,氣旋帶來豪雨造成嚴重淹水,許多罹難者不是被倒塌的房舍壓死,就是被洪水淹死。

此次風災為緬甸史上最大天災,1926年一場暴風雨造成2,700人喪生。此次風災也是亞洲2006年以來最大天災,當年印尼爪哇島地震,近6,000人死亡。

【2008/05/06 聯合報】

廢工廠造林 桃太郎百年大夢

日本的工廠廢地百年造林計畫,就是要把這塊1000公頃的人工島變成都市森林,圖為百年後的完成圖。
東京特派員陳世昌╱攝影

日本兵庫縣尼崎市的市民正在做一個不可思議的「百年大夢」,以100年時間把廢工廠用地改造成「都市森林」,而這個「百年大夢」當然不是白日夢。

當地居民說,破壞的自然要完全恢復必須花費一倍以上的時間。尼崎的百年造林計畫,就是在當地全民共識之下誕生。

日本兵庫縣臨海都市尼崎市面向大阪灣,不僅面對著大海,四周還被蘆葦、松樹等森林包圍,過去因為擁有壯觀的自然環境而被稱為「茅淳之海」,曾是有「世界最具魅力海岸」美譽的瀨之內海的一部分。

然而現代化的腳步卻讓尼崎市的自然風光不斷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填海造地建起的工廠,汙染公害讓尼崎市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日本經濟官員曾得意的說這兒是創造日本戰後經濟奇蹟的「阪神工業地帶」的一部分,殊不知尼崎的居民歷經兩、三代後已不識大自然真貌,也賠掉了健康。

這個情況到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突然出現了轉機。許多大型工廠在日本再也無法生存,這個伸入大阪灣的人造島工廠地帶也一夕間成了空城。這時候市民站了起來,他們拿出百年前的尼崎照片,幻想著當年豐富的大自然景觀,當有志之士出面號召「要以百年時間恢復尼崎往日面貌」時,也獲得熱烈反響。

兵庫縣土整備部參事志波秀明說,這個百年計畫的對象,是一個1000公頃的人造島,分成先導期、展開期、概成期與成熟期等四個階段來進行。2002年3月啟動的這個大計畫,由市民、企業、各種團體等組成的「尼崎21世紀森林創造協議會」擔綱,目前進行順利。

他說,日本松下電器也宣布,將在這個新森林區內設置新的電漿電視製造廠。由於松下的工廠注重環境保護,這個工廠將成為新森林內一個最好的環保指標。

工廠廢地要綠化得有許多植物,這1000公頃的土地就規劃了照葉、硬葉與自然觀察路等。

「被遺棄的自然,想要恢復得花一倍以上的時間」,尼崎市現在正官民一體實現他們百年大夢的造林計畫。

【2008/05/06 聯合報】

公投骨牌效應 玻國恐陷分裂

南美玻利維亞最富有的省份聖塔克魯茲省歡慶在公民投票中贏得的「自治」,但地區領袖與總統莫拉雷斯對於公投是否有效仍存在爭議。

莫拉雷斯駁斥公投結果「非法且違憲」。

但莫拉雷斯在投票結束後發表廣播演說時也表示,他願意與聖塔克魯茲省隸屬於反對黨的省長,以及與其他同樣打算脫離玻國左翼政府尋求更多自主的省份展開對話。

雖然如此,在聖省本身,許多居民自認在爭取聖省控制權上已獲得勝利。部分官方計票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選票都支持授與聖省本身行政權,並設立安全部隊。

省選委會並未立即公佈投票率。

聖省舉行公投,是為了因應玻國首位原住民總統莫拉雷斯給予同胞印地安人更多財富與土地的行動;這些印地安族人多數居住在西部安地斯山區,生活貧窮。

昨晚數千人聚集在聖省最大城聖塔克魯茲市的大廣場上,揮舞該省綠白色旗幟,而非波國紅黃綠三色國旗。

許多聖省民眾相信,他們將掌管自己的資源,「並且向前進」,言下之意暗示莫拉雷斯的政策會拖累聖省活躍的區域經濟。

十八歲的大學生羅卡說:「現在我們希望擁有一個比莫拉雷斯所領導更好的政府。」

莫拉雷斯與其他政府官員質疑昨天公投的代表性,並宣稱高棄權率以及約一成八投下「反對」票,顯示聖省兩百五十多萬選民中,多達一半反對自治。

然而聖省領袖並不接受這樣的說法。聖省省長柯斯達茲在廣場上告訴興奮的民眾:「民主贏了。」

柯斯達茲與另一位反對黨重要人物聖省大地主馬林科維奇,都對於與政府對話持開放態度。

他們說,他們相信公投結果將幫助他們與莫拉雷斯談判,撤回他的若干土地改革措施。

但目前看來,總統願意讓步的跡象不大。

莫拉雷斯說:「這項非法且違憲的投票,並不如某些家族所希望見到的成功。」他指的是擁有聖省多數土地的家族。他稱這項投票「徹底失敗」,並稱「不幸的是這項投票已造成聖塔克魯茲省分裂」。

聖省自治公投結果為莫拉雷斯兩年執政構成挑戰,而這樣的挑戰下個月將更為嚴竣,因為另外三個低地省份也將分別舉行自治公投,包括達里哈省、貝尼省,以及潘多省。

聖塔克魯茲省想要保有更多天然氣收入,並使該省的林地跟牧場,不納入中央政府的土地重分配計畫。

這意味著波利維亞有可能爆發騷亂、陷入分裂,政治觀察家說,現在就看玻利維亞當局要怎麼處理後續。

另外,跟莫拉雷斯友好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也跳出來力挺好友,表示該省自治公投,是美國帝國主義的陰謀,讓這場天然資源爭奪戰,也因此備受國際矚目。

【2008/05/06 歐洲日報】

超通膨不斷 辛巴威再推2億5千萬元新鈔

三月才發行面額二千五百萬、五千萬元新鈔的辛巴威,今天再度正式推出面額一億、二億五千萬元的新鈔,不到二個月的時間,辛巴威儲備銀行接連提高鈔票面額,顯示辛巴威外匯和現金短絀現象十分嚴重。

辛巴威儲銀在聲明中指出,今天發行新鈔是回應菸草、棉花、金融服務等工商業者的建議,因為國內工商業需要更多現金的資助。

儲銀主席戈諾在聲明中還指出,當銀行、企業和民眾減少取款限制的要求增高時,儲銀將再次實施類似的措施。

這說明,辛巴威還有可能推出比二億五千萬元面額更高的紙幣。

現金需求不斷成長的辛巴威,規定各金融機構客戶一次最多只能提領五十億現鈔,常造成民眾必須排隊數小時才能領到錢,今天發行二億五千萬元新鈔後,儲銀將檢討取款限制的規定,透過各商業銀行以符合民眾提領現金的需求。

【2008/05/06 中央社】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洋學生看台灣…愛上墓仔埔

【聯合報╱記者高國珍╱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國際學生Alyson眼中,台灣墳墓很復古,她拍攝一系列作品。 圖╱Alyson提供
洋學生如何看台灣?熱褲、台灣式墳墓,都令他們嘖嘖稱奇。台灣大學國際學生昨起展開作品聯展,包括攝影、畫、作文等,展現學中文的成果,也與現場學生交流。

展覽在台大研一宿舍廣場舉行,開幕式由中日學生合組的樂團開場,日籍學生清水健司任吉他手,來台未滿一年,甚至還會說台語。

攝影展中,德國學生丹尼爾拍下台灣女生穿熱褲的照片,他說因為每次他問台灣女生最不滿意自己的部位,都得到「大腿」這個答案,但是還是愛穿熱褲,「這豈不是很矛盾嗎?」

美國女學生Alyson拍下台灣式墳墓,由磁磚、石頭拼貼而成的護牆、和典雅刻上繁體字的石碑,讓她覺得「很美、又復古」,護牆則讓她覺得台灣人家庭觀念很重。現場學生看到這則照片,有些覺得不吉利;但也有學生不忌諱,反而驚喜於洋學生的觀點。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一年級學生陳昱儒就表示,透過外籍學生的眼光,看到一些原本自己熟悉但沒發現的景觀。

主辦單位台大學務處住宿組輔導員謝尚旻表示,展覽除了讓外籍學生秀出自己的作品,台灣學生也可試著從別的角度觀看自己生長的土地。

台大學務處住宿組組員呂靜慧表示,目前台大約有400位留學生、200位語言學校學生,本屆召募到作品約百餘件,希望下屆能有更多作品參展。

活動至5月28日止,除可觀賞外籍學生作品,現場有國術、捏麵人、龍鬚糖製作等表演節目,讓中外學生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