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大英博物館 昔日奪寶今遭追討

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大英博物館」。
記者張伯順/攝影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

名列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典藏文物曾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國土擴增,一路從7萬件暴增至700萬件,只是,當年象徵帝國榮耀的世界文物,如今已成為大英博物館遭到世界各國追索的箭靶。

1753年起開放的大英博物館,號稱是全球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並與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同列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的收藏來自世界各大洲,又以古埃及藝術品、希臘、羅馬及東方文物收藏最富盛名,在中國收藏品中,則以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受矚目。不過,大英博物館許多文物來自於帝國時期的掠奪,英國學界估算,英國帝國時期「領土擴張了111倍,從各個殖民地掠奪的文物也增加百倍」!

這是近年來大英博物館屢遭世界各國追索文物的主因,目前又以希臘和奈及利亞最為積極,曾多次派人赴倫敦與大英博物館交涉。中國大陸、埃及也先後加入追索文物的行列。此外,非洲、澳洲及南美,則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他們的祖先遺骸。而大英的態度是一律拒絕,唯恐案例一開,各國要求歸還文物的呼聲會愈來愈高。

為了「敦親睦鄰」,大英博物館過去即經常將該館收藏送至國外展覽,例如:「大英博物館藏古埃及藝術珍品展」曾在1998年先後赴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展出,皆引起轟動。這回赴北京等地的展覽則號稱是首度在英國境外「完整反映世界文明發展」的特展,遺憾的是,中華文物竟無緣於此,而這正凸顯出大英博物館的尷尬處境。

【2006-03-14 聯合報】

大英博物館:不輕言割愛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電】

大英博物館700萬件以上收藏文物不僅跨越的年代久遠,涵蓋的全球地區也十分完整。

副館長柏奈特說,雖然外傳有部分外國政府曾要求索回文物,但從未正式來函,大英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都是以合法方式取得,不會輕言「割愛」,文物並正持續增購中。

柏奈特指出,外傳希臘及其它外國政府曾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它所收藏的該國文物,不過這僅只於傳言,這些國家並沒有正式向大英博物館提出索回要求。

在大英博物館服務長達33年的柏奈特表示,博物館內所有的收藏品如果連同體積較小的古錢幣在內,數量估計近一千萬件,他們都是館方經由合法的管道取得。

目前大英博物館的所有藏品及運作由25個信託單位嚴格管理,不可能擅自將文物移往國外。

柏奈特說,大英博物館以世界級博物館自許,仍持續不斷增購新的文物,但重要前提是他們必須是合法的文物,不論是私人收藏、公開拍賣或販賣,只要是值得收藏的文物,都會爭取買進。

以木乃伊為例,大英博物館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規定,對1970年之後自埃及外移的木乃伊及文物,都不予購買。

屬英國全民所有的大英博物館館藏極其豐富,柏奈特說,民眾在博物館內時所看到的公開展品約只有5萬件,如果想看倉庫內的珍品,可以透過預約服務,安排時間「闢室」欣賞,而且全部免費。

走過二個半世紀,屬「元老級」的大英博物館面臨何種挑戰?柏奈特表示,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大英博物館必須思考如何創造與社會的關連性,掌握潮流與趨勢,讓古文物不是生硬的展品,而能與時俱進有新生命。

他舉例說,以在英國社會被熱烈討論的伊斯蘭教為例,大英博物館以伊斯蘭教為主題舉辦特展及研討會,在這個「政治絕緣」的地點,討論有兩極看法的議題,對促進族群了解與融和,發揮正面影響。

另一方面,大英博物館逐步將館藏品數位化,目前約有數千件文物的數位照片已上傳到網站,未來三到四年,數位化的文物照片將增加到150萬件。

柏奈特坦承,在數位化的過程中博物館面臨掙扎,一方面希望透過數位圖片傳揚豐富多元的人類文化,但擔心參觀者親自見到文物的那種獨特的心靈悸動,可能因「數位革命」的興起而不復存在;在保存人類文明歷史與迎上現代科技的浪潮間,大英博物館正在尋找更適切的平衡點,不變的是繼續將世界文明的不同面貌,傳揚到世界各角落。

【2007-02-02 歐洲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