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觀念平台─孟買恐怖攻擊效應

  • 2008-11-30 中國時報 【陳清泉】

     孟買恐怖攻擊的震波牽動著南亞地緣政治走向,也預告著反恐戰爭尚未結束,更考驗著美國全球反恐戰爭布局。

     十一月廿六日深夜發生的孟買恐怖攻擊事件,在印度特種部隊「國家安全衛隊」(NSG)發動最後攻堅掃蕩行動,擊斃所有恐怖分子行將落幕之際,南亞局勢動盪未歇,印巴衝突的殘火未熄,美國全球反恐戰爭未竟,南亞地緣政治依然存在著變數,制約著相關國家的行為與互動。

     就像歷次伊斯蘭激進分子發動恐怖攻擊的目的一樣,以重大攻擊行動迫使對手做出激烈反應,據此改變權力平衡現狀。奧薩瑪.賓拉登的基地組織發動九一一恐怖攻擊,確實刺激美國以反恐之名展開報復行動,伴隨著「全球綏靖(Global Pacification)」戰略,據此重新界定中東權力平衝現狀。與二○○一年美國「九一一」攻擊行動綱領相仿,從目標選定、規畫布署、人員訓練、攻擊計畫與執行,孟買恐怖攻擊也不例外。

     從恐怖分子選定泰姬瑪哈飯店等著名地標做為攻擊標的,以及查驗人質護照指向歐美人士的針對性動作,一方面藉行動本身企圖引發全球性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恐慌,另一方面則號召穆斯林的大眾蜂起,參與防衛伊斯蘭共同體的「聖戰」。前者對在印度投資設點的歐美跨國企業與從業人員,或許會造成恐慌性撤資與撤離;後者則未達致大眾峰起的預期目標,印度全境仍處於隨時被攻擊的狀態。

     印度總理辛赫在事件發生後,界定孟買恐怖攻擊為「印度九一一」以及外國勢力介入攻擊行動的說法,加上外長慕克吉更直接點名巴基斯坦難脫干係,新德里當局並不認為出面承認犯行的「德干聖戰組織」有發動協同攻擊的能力,已明顯將矛頭指向跟印度關係緊張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美國全球反恐戰爭的重要夥伴,並與中國友好,印、巴衝突勢必改變巴基斯坦作戰布署,無形中提供「基地」組織的生存空間,戰略轉向的結果,必將打亂美國反恐戰爭時程。為避免捲入事端成為眾矢之的,巴基斯坦第一時間否認幕後策動或指使,並指派官員協助調查,考量的是美國的反恐因素。

     以印巴衝突為主軸的南亞地緣政治賽局,主要參賽者包括美國、中國、印度與巴基斯坦。源自喀什米爾問題導致印巴之間長期對峙與衝突,以及美、中兩國都有在南亞扮演區域平衝者的強烈企圖心,更精確的說法是,在印巴衝突的背後,預埋著美、中競逐南亞霸權的因子,使得參賽者的動向動見觀瞻。

     孟買恐怖攻擊挑動著印、巴衝突的敏感神經,連帶考驗兩國的危機處理能力,南亞地區平衡是美、中競逐地緣政治版圖的動力。印、巴雙邊緊張關係無助於南亞局勢的穩定,非但不是美、中兩國所樂見,也為南亞權力平衡投下新變數。衝突危機升高的後果,必然直接衝擊南亞地緣政治,並間接延緩歐巴馬政府自阿富汗、伊拉克撤軍計畫,以及美國自二○○一年以降全球反恐戰爭的戰略布局。

     南亞地緣政治板塊運動才正要開始,位在震央的喀什米爾才是衝突的根源,策動恐怖攻擊的影武者以孟買為開端,正在改變南亞區域平衡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