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國際瞭望:柏威夏之爭是殖民遺留禍患

  • 2008-07-3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為了解決柏威夏神廟附近領土紛爭的柬泰兩國部長級會議已中止,原因很簡單,柬埔寨剛選舉完,泰國政府正面臨倒閣與否的處境,誰也不能讓步,這就是西方殖民主義者給所有曾被壓迫、剝削者留下的遺患,而且是有意留下來的。印度與巴基斯坦之爭如此,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之爭如此,非洲國家之爭如此,甚至日本與南韓的島嶼之爭也與殖民問題有關。

     關於柏威夏之爭,寫本小說或者拍攝成電視連續劇也絕對能吸引讀者與觀眾。

     遠在18世紀末,泰國(當時稱暹邏)與越南經常交戰,柬埔寨(當時稱高棉)即成為爭奪對象,最後泰越瓜分了柬國,柏威夏神廟劃割予泰。1871年,法國以戰爭手段自中國取得越南宗主權,當然也繼承了越南對柬國的一半宗主權。1893年,法國侵泰,1903年泰國與法國簽定和約,泰放棄對柬埔寨宗主權,而在法泰勘界過程中,法國大動手腳,將柏威夏神廟劃歸柬埔寨,其目的當然非神廟,而是其戰略制高點。

     廿世紀1930年代,泰國披文等軍人政變,取得大權,要想雪恥便鼓吹與軸心國(德義日)結盟,而二戰爆發,泰國便趁法國之敗而與日本商量收復柬國主權,後來日軍入侵中南半島,泰軍於1941年1月9日對柬發動攻擊,但出師不利,幸虧日本調停,法國(當時已是維琪政府)將柬國部分領土割讓給泰,柏威夏重歸泰國。

     1945年9月日本戰敗,法國以反對泰國加入聯合國為威脅,迫泰交出已佔柬之領土,柏威夏又失去了。

     及至1954年法國敗於越共,柬埔寨獨立,泰國卻趁政權交換時偷襲柏威夏,兩國遂交戰,而為了不使古蹟毀於戰火,柬埔寨向國際法庭控泰入侵,復因法國的全力協助,1962年6月15日國際法庭判決柏威夏神廟歸柬。

     但荒唐的是西方帝國主義者的國際法庭法官,他們在地圖上輕描淡寫地劃了條分界線,而這條分界線竟然是在通往神廟半山腰梯石的第186台階上,廟是柬埔寨的,通路卻是泰國的,這不擺明在製造將來的糾紛嗎?

     泰柬之間近年來關係還算可以,柬埔寨加入東協後更無衝突,但西方控制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突然宣布將柏威夏神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便令泰柬互爭了。

     而此時,正好柬埔寨要改選國會,總理韓森當然要激發民族主義情緒,所以不惜派兵前往,果然這強硬態度使他領導的「柬埔寨人民黨」在選舉中大勝,而泰國呢?薩瑪政府正面臨「民主聯盟」的反對,要將這個就任不久的政權搞垮,他豈能讓步,而一旦讓步,軍方再搞一次政變都可能,於是也派兵對峙,雙方都未開槍,但絕無撤軍可能,而談判也只有陷入僵局。

沒有留言: